赴死也在所不辭。
隨著公孫勝挑明身份的宣戰,又有豪邁聲音響起:“水泊梁山浪子燕青,為得春風關的哥哥瞑目,請英雄去死!”
一位衣衫飄擺的帥氣漢子走到公孫勝旁邊,手持弓弩,慷慨赴義。
目睹過李汝魚的劍道風姿,此刻又是那歷史上兇名在外的殺神白起,就是浪子燕青,也覺得今夜報仇機會渺茫。
但只要有一線機會,絕不退縮,我梁山好漢,不懂畏懼二字。
一位面有刺青的猙獰漢子,身著短襟手執長刀,慨當以慨的從另一面率領著幾位兄弟現身,豪邁大笑,“水泊梁山青面獸楊志,願歃血告慰春風關的公明哥哥英靈!”
隨著一聲聲充斥著豪情的聲音,瀾山之巔李汝魚周圍,霎時之間被三十餘人圍了個水洩不通,所有人刀劍出鞘箭在弦。
皆是一臉絕然。
報仇殺敵,或被殺,沒有第二條選擇。
只因我等皆是那梁山的好漢。
不負梁山!
但從始至終,這群好漢沒有提到一個詞:雪恨。
歷來報仇雪恨一家人,只是這眾多的梁山好漢,從那位曾在長陵府北鎮撫司任職過的兄弟處知曉,公明哥哥之死,其實怨不得李汝魚。
仇不能不報,恨卻沒有。
尤其是在目睹李汝魚今夜風姿後,這許多的梁山好漢,誰不翹一個大拇指,是以浪子燕青在稱呼李汝魚時,用上了“英雄”二字。
英雄,識英雄重英雄。
是以今夜之戰,只是報仇,而非雪恨,因為無恨。
報仇,也是因為結義之義。
該出手時就出手。
這就是江湖,這就是梁山的江湖!
江湖,是一個沒有道理只講刀劍的地方,但又是一個不僅只有刀劍,卻又必須講道理的地方。
三十餘人,人皆肅穆。
每一位好漢的臉上,都掛著義薄雲天的豪氣,縱眼前是刀山火海,也要一往無前,僅是這一股豪氣,就讓山巔無數人為之動容。
眾人看見的不是三十餘人,而是三百餘人、三千餘人……
人皆同心!
沒人知道原因,也不知道這群人為何要向李汝魚出劍拔刀,但沒來由的,所有圍觀的人心中都升起一股欽佩之情。
看了一夜熱鬧的解郭由衷的點頭,“好一群梁山好漢!”
由衷的欽佩。
好漢,不分劍道高低,只要心中有大義那便是好漢,這個道理,在解郭向善之前行惡的那段歲月裡,不曾領悟。
向善後的解郭看明白了很多事,即使來到大涼天下,也依然如此。
善惡解郭,如今只剩善。
年紀輕輕,卻成熟穩重得不輸李汝魚的墨巨俠微微頷首,又黯然搖頭,欲上前化解這一場戰事,卻被解郭一把拉住。
解郭對墨巨俠搖頭,“你們墨家的大義,在這群好漢面前,還不如一通大魚大肉大碗好酒來得實在。”
墨巨俠長嘆一口氣,側首看遠空,不願見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