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有些意興闌珊,對子不是他所長,於是只管喝酒。
卻見忽有人來,很是自來熟的坐在夫子對面,笑道:“李夫子,有擾。”
夫子見過他。
上元縣主簿,曾來找李汝魚彙報過政事,倒也沒曾交談,對這位感官不算差的大儒笑道:“皆是塵世人,何來有擾一說。”
黃裳搖頭,“夫子乃是紅塵仙,我輩俗人仰望之所在。”
夫子也是人吶。
誰不喜歡被恭維,還是被一位大儒恭維,且神態認真,顯然發自內心,想起了李汝魚說過的事情,笑道:“你應該知道我的罷。”
黃裳笑了,“夫子之於黃某,不啻于于懸江明月,仰望數百年,今朝見之,此生幸矣。”
夫子恍然,後人矣。
黃裳又問道:“敢問夫子一事,讀書人讀聖賢書,修身齊家之後則治國,為天下蒼生,但有家仇在先,可棄而治國乎?”
夫子想了想,“小我大我之分矣。”
很簡單的一句話,很直白的道理,就是蒙童私塾也知曉,可從夫子口中說出來,從這位天子呼來不上船的夫子口中說出來,那便有了不同的意味。
黃裳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大笑:“善!”
夫子也笑,很有些勸勉的味道:“續修道藏,是有利於千秋讀書人的大事,汝當謹之慎之,此等功事,足以名垂千古。”
黃裳點頭受教,“已修過,夫子勿憂也。”
夫子快意大笑,心情甚好。
於是舉杯,“來來來,且進酒。”
黃裳於是豪氣迸發,舉杯長聲大笑:“夫子有言莫敢不從。”
一杯一杯。
兩人喝得壯氣雲天,酒微醺。
喝酒微醺之妙,在於微微微醺淺醉,如花之初綻,此中妙處,在於微醺的微字有種意猶未盡的瀟灑,而微醺的醺字則有妙不可言的爽愜。
夫子還好,不負酒仙之名。
黃裳酒量卻不甚出色,很快有些聊發少年狂,見著了仙人一般的夫子,這位大儒異人忍不住一甩衣袖,拂杯而起,快意詩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念得此處,天落驚雷。
意氣張狂的大儒,亦是從道藏悟出武學的大宗師黃裳目露不屑,用作配飾的長劍鏘然出鞘,劍斬驚雷,繼續高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一鼓作氣而歌夫子之將進酒。
驚雷不斷落,卻不沾身,直到將一首《將進酒》頌完後,這位大儒豪邁大笑:“天有謫仙地生蓮,明月萬古照山川;若又一世當先見,敢笑蒼生不認天。”
大儒黃裳,揮劍斬驚雷後,神態狂熱而恭謹,彎腰為禮,一揖到底,聲震九天。
“大唐李青蓮,請受大宋黃裳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