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啟明勸慰了病人兩個多小時,這才堪堪讓對方穩定好了情緒,瞭解了現在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
“所以說我個人的建議是轉院到低一級的公立醫院去,這種手術他們完全有能力去做,而且報銷比例也比這裡高很多。”
解釋著,還給對方建議了幾個錦城市內的公立醫院,試圖說服對方盡最大能力繼續進行治療。
那女人捏著病危通知書,低下頭看不清臉上的表情:“這已經不是在哪個醫院的問題了,俺們家已經沒有錢了。”
對方翻來覆去就是這兩句話,想要放棄治療的決定似乎就在嘴邊徘徊著,卻遲遲說不出口。
所以為什麼說醫生是最難做的職業之一呢?
國內的基礎醫療常識普及一直不怎麼到位,所以本該家屬們做的決定往往最後都落在了醫生的身上。
好多文章裡都說過的情況,子女將將行就木的老人送到醫院來,等著的就是能從醫生口中聽到建議他們放棄治療的發言。
如此一來才能錢孝兩全,不用背上不孝的罵名。
可醫生只是個職業而已,是服務與病人的拯救生命的職業,而不是誰的生死判官,可以輕易地說出放棄治療的話語。
蘇啟明嘆了口,按掉了口袋裡震動的手機,應該是顧南佳打來的。
抬頭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鐘,早已經過了下班的時間。
早上都在忙著處理檔案,於啟辰拿來病危通知書讓他簽字的時候本來時間就已經不早了,又這麼一耽誤,自己連午飯都沒吃,居然就到了這個點。
“我建議你們還是不要放棄治療,並不是技術難度非常大的手術,現在能挽救回來的可能性非常大,就這樣放棄了不值得。”
繼續勸說著,絲毫沒有什麼被佔用了私人時間的不悅。
或許是他的堅持起了效果,那女人沒再繼續重複著沒錢之類的話,而是小聲問了一句:“真的還能救回來嗎?”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完全康復的可能性非常大,雖然必然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長期臥床,但只要沒什麼其他的意外,至少能恢復到常人百分之八十的程度。”
解釋著,語氣中帶上了點急切:“我不敢說他還能繼續勝任之前的工作,但簡單的自理絕對不成問題,甚至還能做一些比較輕鬆的工作。”
溝通有了突破口,進行起來就順利不少,又用掉了一個小時,終於說服了對方先去籌集手術費用,著手轉院繼續治療。
這期間顧南佳的電話又打來了兩次,都被他按掉了,沒有解釋的時間,只好先關了機在心裡說了句抱歉。
等他終於送走了病人家屬,換好衣服出了醫院,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
第一時間重新開啟手機,不僅是微信電話連手機來電也跳出不少的未接,連忙撥了回去。
才響了一聲就被接起,顧南佳有些急切的樣子出現在手機螢幕裡:“你怎麼回事啊?”
語氣中帶上了一點抱怨和責怪,更多的確是深深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