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蘇明秋這一動手,見獵心喜,用的也正是至陰至柔的**雲手。甫一抬手,輕飄飄向前一丟,緊接著手掌和衣袖便彷彿一片白雲掠過狼藉的桌面,將因為剛才劇烈碰撞震盪濺起的湯湯水水,盡數一裹,丟在了一旁的垃圾桶裡。
然後,刷拉再一反手,朝前一落,頓時就搭在了王越剛剛頂飛了常真如的肘尖上,出手之間,輕靈曼妙,真好似一團雲霧突然從天而降。雲山霧繞的,讓人連躲都躲不過去。
不過,這時候王越也根本沒想躲,蘇明秋的手剛一落在他的肘尖上,他頓時眉眼一眯,猛地吸了一口氣,嘶的一聲,好似龍蛇吞吐,一口氣直吸的冷氣嗖嗖。下一刻,他胸口一鼓,心跳如雷,小腹之中咕咕一響,好似牛吼一般。
“好,心意**……!”
聽到這聲音,蘇明秋頓時臉色一震,緊跟著就只覺得剛貼在王越肘尖上的掌心裡,猛地一熱。這一刻,王越的肘尖微微下壓,然後上揚,在他的手心裡面居然劃出了一個“圓”,與此同時,在他的關節深處,咔咔一響,筋骨挪移,突的一跳。
來去之間雖然不過一寸有餘,可爆發出來的這股力量卻好像是火藥燃燒,一下子就燙的蘇明秋掌心火紅,好像握了一塊燒紅的煤炭。
蘇家的**拳,最重心意,初學時以形帶意,練得是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的“外三合”,如果能練得精通,那就是外家拳的手段,專練筋骨皮。而一旦得到真傳,站樁練氣了,功夫日益加深,登堂入室,那練得就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講的就是個心意上的功夫了。
蘇明秋一生練拳,功夫已入化境,一搭眼就看得出來,王越現在的拳法已經到了一種什麼地步。心意**,內外一體,他現在打出來的這股勁,正是蘇家拳法中最地道的**發力,關節氣打。
以強橫的身體為根本,透過呼吸吐納,調動那一口至精至純的丹田氣,而後瞬間發力,從肘關節處發勁,雖是方寸之間,可力道之猛烈,劇烈卻比起剛才常真如的那一下的“一串鞭”勁發四重,還要可怕的多的多。
而在蘇家的拳法中,所謂的**發力,關節氣打的功夫,如果套用原本驪山老母宮中道經的術語,那其實就是“丹氣”,乃是道士修煉內丹術時,丹田開合,生出的一股至大至剛的力量。演化在拳法中,便是拳經裡說的“混元一氣”,是武家中真正意義上的內勁和內力。
這些時日,王越的武功融合練氣,拳法以及自身的精神力,拳法精進之快,就算是他自己都沒有一個正確的概念。即便是蘇明秋看了,也覺得不可思議幾乎到了極點。
道家的內丹術,那是古代的道士妄想得道飛昇,羽化飛天,成神成仙的手段,姑且不說這種法門到底人練了到底能不能成仙,但毫無疑問的是,由內丹術演化延伸出來的練氣術,在唐國的武術中,的確是可以令人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好東西。
後世拳家,更以此為根基,融合拳法武功,發展出來內家拳一脈,千百年間,早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而穩定的體系。
一般人練拳,按部就班,就算是資質再好,再能吃苦,又有名師指點的,想要有所成就少說也要十年功夫的磨練,更不要提晉入內家拳的上乘境界,練出這種萬中無一的內勁了。
事實上,功夫練到如同王越這種地步,其實已是宗師可期,在未來的日子裡,只要他不死,早晚有一天就可以媲美歷代以來,那些名留青史的武學大家的。開宗立派,可以另起一家,做祖師爺了。
而現在的局面,因為蘇明秋的突然插手,已經和常真如師徒沒了半點關係。
常真如師徒兩個此時面面相覷,對視無言,各自也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一種駭然的神色。不過此時此刻,王越的心思也不在他們兩個的身上,面對蘇明秋的插手,他也想驗證一下,自己的拳法到底還比蘇明秋差多少?而且這不是實戰,不必打生打死的,只是兩個人之間單純的驗證和切磋而已。
上次他們兩個同時面對溫莎等七大高手,蘇明秋以一己之力連殺數人,全力勃發之下,王越自忖只要對方一槍在手,他就絕不是對手。
現在,蘇明秋也是徒手了……。
所以,王越現在一出手,就全神貫注,將自己目前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拳法,展示了出來。心意**,關節氣打,雖然沒有爆發出佔盡優勢的全部體力,但在技巧上卻已將他的拳法施展的淋漓盡致,再沒有絲毫保留。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