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立刻就猜出來,這就是扶桑柔術中屬於“合氣道”的功夫,是最典型的運用“呼吸力”的上乘法門。
而呼吸力,其實就是吐納的功夫,亦即是相當於唐國武術中的練氣法。雖然其中還有一些本質上的區別,但在整個扶桑武道界中但凡能把呼吸的力量真正應用在實戰中的,必然都是得到過合氣道精髓的高手。
扶桑的合氣道,是源於古代柔術的一種的內練功夫,並在長期的發展中借鑑了唐國武術中的一些理念和技巧,講究的是順勢,借勢,轉換和用力。
從這種理念上講,其核心本質就有點類似於內家拳裡的“聽勁”。認為“氣為萬物的根本”,在實戰中“並非以力導引,而是以氣導引”。
在招式的轉換中,感知對手力的變化,不主張碰撞,只順勢導引,在一瞬間把對手的力變成自己的力,從而後發而先至,取得先手,繼而一舉制敵。
剛剛,千代子擋住王越劈拳的那一下,用的正是合氣道裡借力使力的功夫,否則她的功夫還不如溫莎,也不可能就這樣就逃過了王越這必殺的一擊。
“剛才那一下,這個女人的力量裡似乎還有點纏絲勁的味道,雖然遠不及蘇雨晴演示的纏拳發勁,但在實戰中的這一份機敏和靈活,顯然也是個得到合氣柔術真傳的人了。又精通刀術,狡詐如狐,能把這樣一個女人驅使出來,夏夫人的那個朋友可見也不是個一般人物呀!!”
王越練習內家拳前後雖然只有幾個月,但按照蘇明秋的說法現在卻也已經是登堂入室,得了上乘真傳的了。
就彷彿是水庫的堤壩,閘門不開,不管你有多少水,也只能老老實實呆在水庫裡,但若是有一天,水位上漲到警戒線了,不得不開閘洩洪,那接下來就是洪水滔天,一瀉千里了。他的身體經過劍器青蓮幾次改造後,雖然看起來和常人無異,但體質之強悍卻已經完全不似人類,不管是他的筋骨皮毛,還是渾身的氣血,就彷彿是積蓄的滿滿的洪水,雖然危險的就要把自己都淹死了,基礎卻實在是打的雄厚無比。這一練了內家拳,立刻就厚積薄發,如開閘洩洪,功夫精進的自然一日千里。
而他在和蘇明秋練拳,蘇明秋也是有意識的向他講述和介紹國內圈子裡的許多事情,並時常以自己為例,把早些年和他交過手的高手,一一拿出來仔細的點評分析。所以,以他現在對於扶桑武道的瞭解,千代子的合氣道手法自然瞞不過他的眼睛。
要知道在扶桑,合氣的法門可是各家柔術中從不輕易外傳的,就好像唐艾爾那麼厲害的一個人,東西兼修之下,功夫之高明,就算是蘇明秋見了都要暗暗稱讚,可他當年在柳生家道場學藝的時候,直到離開回國也沒有學到新陰洞虛流真正秘傳的合氣法一樣。
扶桑的柔術功夫,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合氣”,不是嫡傳的弟子,經受住各種考驗,再天才的學員,學到的也只是皮毛而已。相比之下,這個千代子卻顯然是得了真傳的!
不過即便如此,王越這時候一拳卻仍舊打得千代子雙膝跪地,渾身痠軟,疲憊欲死,但接下來他卻沒有半點想要乘勝追擊的意思,反倒是腰身一扭,立刻就轉身向後撲了過去。
因為在他的身後,還有一個白人大漢,正在和蘇水嫣交手。
剛剛千代子持刀撲上,這個白人大漢就盯上了一旁的蘇水嫣,而且他擺出架子出手時,用的也正是扶桑柔術的起手貓足立式。王越看的明白,但卻沒有絲毫理會的意思,因為他知道只有自己打發了千代子,才能最快的破解掉眼前的不利局面?
蘇水嫣實戰經驗再差,也是練了這麼多年的劍,何況她手裡那一把劍也是名家打造的利器,一劍在手,怎麼的也不會讓對手輕易打死。
王越需要的也就是這一點點的時間差。
功夫到了如同他這種地步,再加上戰場上覆蓋四方的精神力,除非是如同蘇明秋一般,功夫比他還要高出一籌的,否則就像是眼前這幾個人,不必親自交手試探,他一眼就能看出大致的根底。
誰強誰弱,戰場上一切的變化,未開打就已經在他心裡有了七八分的定數了。
這個白人大漢,也不知道練了幾年的柔術,一撲之下,拳到身到,本來就比一般人長了不少的胳膊更見便利,人還在七八尺外,一伸胳膊就打到了蘇水嫣面前。
隨後蘇水嫣,身形右轉,持劍相擊,這大漢便馬上收拳,虛晃了一招,把身子靠了上去。
拳是撐錘,靠是肩打。一招兩式,動作純熟,白人大漢顯然是個真正的行家裡手,對柔術的打法十分精通。
這時候只要他能把蘇水嫣抓住,王越就會投鼠忌器,然後是抓是殺,就由得自己一方做主了。
蘇水嫣的劍術雖然練得不錯,但不經實戰,也沒有殺過人,終是比不過這大漢,剛一交手不出兩三個回合,就被逼得滿地遊走,情況岌岌可危。好在她練得是正宗內家劍術,練劍時最重身法步法,打定了主意,只是遊鬥,一沾即走,倒也沒叫對手三招兩式就抓住。
和人動手,正面相交是一回事,遊鬥纏鬥又是另外一回事。正面搏殺時,打到激烈處,想抽身也不容易,生死只在一念之間,而遊鬥纏鬥卻大不相同,仗著身法好,步法精妙,哪怕功夫不如對手,也能鬥個風生水起。
雖然那白人大漢功夫夠高,經驗也比蘇水嫣強的多得多,但是三下兩下,卻也奈何不了她。
而這大漢也知道時間緊迫,一見蘇水嫣步法靈活,只和自己遊鬥,立刻也?道她這是在拖時間,打定了主意要等王越回援。正想變換招數,寧肯捱上兩劍,不顧一切抓住蘇水嫣的時候,王越已是猛地一轉身,幾個箭步便撲了回來。抬手一記“鞭手”,抽向對方的腦袋。
王越這一式“鞭手”裡已經揉入了幾分“騎士錘戰法”中“震盪成圓”的發力手法,出手時,掌指如刀,關節發力,節節貫通,加上手臂發力時,青筋繃起,一鞭抽下來真個就好像是精鋼打造的九節鞭一樣,指尖破空,令人心驚肉跳。
那白人大漢只覺得耳中惡風不善,也不敢硬解,腳下馬上“倒踩七星”後退。而且他在後退時,竟也不忘攻擊,身子微微往下一坐,脊背猛烈一彈,震得渾身筋骨啪啪作響,就連身上穿的司機制服都在這時候發出無數恍如布匹被撕裂般的裂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