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可以先留著新羅。”
傅文翰頓了頓,解釋道:“新羅遭受如此重創,那麼定然二十年以內無力再戰,短時間內我們沒必要因為他們消耗。”
“一是怕損傷太大,引起周邊覬覦。”
“即便是我們無傷拿下新羅也吃力不討好,只會加深周邊對我們的忌憚,讓他們形成結盟。”
“二是大運河修建在即,需要很多財力和人力,大軍出征消耗太多。”
千萬壯丁,百萬後勤,連火藥都申請下了,但若是再戰,這些可能就沒了。
別的不說,就是監管人手都不夠。
“綜上所述,打新羅並不可取。”
“同樣依照太子殿下所言,臣覺得新羅定是來和親的。”
“我們是受降,新羅作為投降方要進貢,我們回點東西即可。”
“所以他們為了過冬的糧食肯定會選擇和親。”
“臣覺得,和親是必要的。”
“否則把對方逼到死境,要不就是敵人從我們身上咬下一塊肉,要麼就是我們消耗元氣滅了新羅。”
“與既定計劃不符。”
“當然,和親我們也不能回太多糧草,由戶部和兵部統計,剛好能夠他們度過這個冬天,多出三分之一的糧食就好。”
“這樣既能讓他們看到希望,也能不資敵。”
“剩下的彩禮就看這公主的嫁妝多少了。”
“以上是臣的看法。”
傅文翰果然不愧是丞相,一定錘基本就已經面面俱到了。
孫敬陽上前一步,開口道:“臣覺得傅相提議甚好。”
戶部侍郎宋濂也跟著開口道:“臣亦覺得傅相提議甚好。”
高太尉想了想,也沒想出什麼紕漏,聞言附和道:“臣附議。”
五個人,四個人都同意了,田易也沒想到補充的,聞言也開口道:“臣也附議。”
禮部侍郎孫敬陽上前一步。
“陛下,這次和親,陛下納妃麼?”
“如果是的話,禮部要提前準備。”
陛下納妃和皇子納妃是兩個概念,一個要全城慶祝,一個只是正常娶妻的規格。
當然,若是皇子娶妻也是會大辦的。
如今三皇子尚未娶妻,到是適婚年齡,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誰知道陛下會不會想試試番邦美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