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手術刀,李敬生顯得很是從容淡定。
反倒是一旁的陳暗琛主任一顆心都給躥到了嗓子眼,目光緊緊凝視著李敬生手裡的刀。
彷彿李敬生馬上要切的不是病人的足部,而是一塊翡翠原石。
一刀窮一刀富。
現在,一刀下去是成功還是失敗,全由李敬生掌握著。
他先是從踝部的畸變點上切,刀口長大約三厘米多的樣子。拿捏得非常精準,那根畸變的靜脈血管都被他巧妙的避開了。
看似簡單的一刀,卻顯露出妙到毫巔的切開水平。
只要稍微過一點點,就有可能切破這根血管。
雖然切破了並不會對手術造成很大影響,可以在關節融合術完成後,對其進行吻合修復。但是此刻在比賽,任何失誤都有可能失分。
正常情況下,這一刀需要從踝關節上的三四厘米處沿脛前肌腱外側切到第3、4蹠骨基底部。
相當於做一縱行切口。
創口總長度約十厘米左右。
李敬生現在等於是選了畸變點,先往踝關節方向上切。
然後又從畸變點的切口位置往下切。
分兩次開這個創口。
麻煩是麻煩了一點,但是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風險。
最妙的是,四關節融合術完成後,畸變基本上消失,到時候縫合創口可以一次到位。
可以看到他的動作有如行雲止水,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來的是資深主刀醫生才有的淡定與自信。
切出來的創口更是無可挑剔。
非要形容的話,那就是恰到好處。
無論是創口的深淺、長度、齊整度,均是令人拍案叫絕。
爐火純青級別的切開法,確實強大。
應該有能力挑戰極高難度的神外手術了。
論精細程度,神外其實是在心外之上的。但是心外手術的複雜程度,有些甚至比神外手術還要更復雜。
比如較為有名的法洛四聯症。
李敬生現在掌握了這麼強的切開法,完全有資格參與一些頂尖的外科手術,並且成為主刀的得力助手。
至於讓他來主刀,現在還不具備這種能力。
能主刀三級以上的醫生,最少也要求是資深的副主任醫師。
這種存在其實與資深主任醫師並無區別。
他們可能因為學歷差了一點,又或者論文較弱,科研較少,最終被卡住。這種副主任醫師在很多大一點的醫院一抓一大把。
他們的實戰經驗豐富,至少有著一兩個擅長的類目。
比如用藥厲害,或者診斷某種疾病厲害,又或者手術能力強。
李敬生與這種存在相比,經驗還很欠缺。
然後其它手術技能也要繼續提升才行。
做一臺大手術,僅僅只有切開厲害,那肯定不夠。
止血、吻合、打結、縫合、分離這些都得跟上,才不用求人。遇事也能自己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