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醫學技能比武,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由主管單位牽頭組織召開一次。
對於提升本市各醫院的醫學技術有很大幫助。
做任何事情都怕閉門造車。
國家如果閉關鎖國,會變得落後,要捱打。醫院的醫生如果不與外界交流,不去學習新技術,同樣會被逐漸淘汰。
第二醫院也就只有普外科拿得出手。
然後手法正骨現在算是一花獨放,暫時在市內還找不出對手。
如果能在比賽中拿到好的名次,對於提升科室與醫院的知名度都有很大好處。
“說實話,我們普外科的尖端醫生確實不少,但是特別耀眼的年輕醫生並不多。最近這幾年,我能感受到咱們第二醫院想要招攬那些真正的精英人才變得越來越困難。招進來的人才,光有學歷,卻有些眼高手低,臨床實踐能力更是讓人無語。這說明咱們醫院在走下坡路啊!”
畢主任的語氣中充滿擔憂。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第字號醫院真的就像那西沉的太陽,衰落的大勢止都止不住。
任何一家醫院,人才都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但是那些有本事的年輕醫生不願意進來,醫院的水平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差。
“院長肯定也感受到了。儘管努力採取了一些積極措施來補救,但是效果並不好。現在的醫學生就職形成了兩個怪現象,一大部分有本事的,只要本科學歷以上,全去了國外執業。剩下一部分有本事的,全往最頂尖的三甲大院擠。人民醫院、僑邦醫院,每年招幾個規培生,就跟打仗似的,少則上千人應聘,多則數千人。
他們完全有機會優中選優。
而咱們呢?招聘都是撿人家挑剩下的,能招到一個潛力出眾的,那真的就跟撿了寶似的。
現在變成了強者俞強,弱者侴弱,難搞啊!”
華主任也是搖頭嘆氣。
在這種大勢面前,一個人的力量真是微不足道。
“咱們第二院還好一點,至少院長非常英明,也很有魄力。比如三年前,意識到光有學術和學歷,並不能給患者治病,咱們招聘時已經搶先改變了策略,優先招有能力,人品端正的醫生和護士。這個策略的實施,現在看來還是有點用,看統計資料,咱們醫院已經開始反超第一醫院。”
畢主任說起這件事情時,眼中總算有了一絲笑意。
第一醫院是第字號醫院中的老大,根基最深,底蘊最雄厚。
現在第二醫院把它反超了。
這讓所有第二醫院的醫護都感到振奮。
“院長的這個人才引進策略確實有著很長遠的目光。可惜真正的精英人才還是太少了,全被大三甲搶了。”華主任仍然比較悲觀。
大三甲招的全是尖子,本身就有資金、患者數量、科技實力等多方面的優勢。
招進去的又是尖子,這些普通三級醫院怎麼跟人家比?
只能被碾壓,變得越來越垃圾。
“華主任啊華主任,讓我怎麼說你呢?別老是滅自家威風啊!這次技能比武你不覺得是個機會嗎?”
畢主任說道。
“這話怎講?”
“你想啊,要是咱們醫院派去參加比武的醫生能夠拿到很靠前的名次,不就可以吸引尖端人才加入嗎?至少能讓其它醫學生知道,咱們第二院也有能力培養拔尖的年輕醫生。”
聽了畢主任這番點撥,華主任的眼睛一下就亮起來了。
“對呀,我咋就沒想到這一點呢?看來還是我這裡面比較自卑,覺得咱們醫院比那些頂尖大三甲差得太遠了。不敢想著去挑戰它們。我們骨外科別的專案不敢說,手法正骨那肯定是有希望拿第一的。”
華主任笑著道。
“瞧瞧,露底了吧?怪不得我拿兩個歐陽澄換你家的小李子,你都不肯換。”
兩人正聊著,手術檯這邊已經完成了。
歐晴嵐的縫皮非常慢,所以人家關閉腹腔都已經完成了,她這裡還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