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陽光診所後,他立刻與田主任推薦的兩名患者聯絡。
“你好,請問是萬紅嗎?”
李敬生也不知道對方是男是女,因為這個姓名比較中性。
還是叫名字比較穩妥一點。
“對,我是萬紅。你是哪位?”
這次聽出來了,是一個男子的聲音。
“萬先生,您好,我是陽光診所的李敬生。是人民醫院的田主任說您有高階腸鏡方面的服務需求,所以打電話問問您。”
李敬生簡單的作了自我介紹。
“對,我是有這方面的需求。你是開診所的,醫術難道比人民醫院還強嗎?”
萬先生提出質疑。
“這怎麼說呢!有句話叫做寸有所短,尺有所長。我們陽光診所在自己的特色服務專案上更專業一點,其它方面,肯定是人民醫院更強。”
“嗯,說得有些道理。我說說要求吧,伱要是有把握就接下這個活。最近這兩年老是感到吃完飯以後肚子有點不舒服,但是拍了片子,查了結腸鏡,都沒有發現問題。我因為比較胖,醫生說我的腸鏡比較難做一點。田主任告訴我,說是你們團隊可以做這種高難度的腸鏡。
錢不是問題。
要保證安全,不能把我的腸子給弄傷了。還有就是幫我細緻的查一查,看看腸子到底有沒有問題?”
萬先生把要求說了說。
他這種心態與大多數普通人一樣。身體出現一點不舒服,就會情不自禁的老是去懷疑是不是出了問題。
然後反覆求證,讓醫生幫忙檢查。
“我在接這個活之前,會對您的身體做一個評估,確認有把握才會接。安全方面您基本上不用擔心。只是腸鏡檢查不需要頻繁進行。基本上一年查一次就行了。”
李敬生想賺錢,但是從不過度醫療。
更不會賺那些昧心錢。
“一年做兩次不行嗎?”
“倒不是說一定不行,只是沒這個必要。”
“我上個月剛查了一次腸鏡,沒發現什麼問題。這次從田主任那裡得知你的團隊非常專業,所以就想再做一次。也許說了你不信,我真的感覺身體出了一點問題。”
萬先生顯得極為固執。
像他這種型別的患者,別人根本勸不動。
“行吧!既然您想再複查一次,我就給你複查一次。如果只是單純的檢查,三千塊錢一次的服務費。您同意的話,可以到我的診所來做個評估。等到評估完,我覺得有把握,就會跟您籤一份服務協議,然後給您配清腸藥,達到檢查條件後,再給您做檢查。”
李敬生同意了對方的請求。
“你現在在診所嗎?”
萬先生卻是比他更著急。
也不知道萬先生的身體出現了哪些不適症狀?
患者覺得身體不舒服,一般有兩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