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濤是胃腸內科方面的專家,應該有辦法改善女友的腸道情況才對。
“試過一些治療手段,效果並不好。她的這個病,感覺比克羅恩病還要更棘手。我們人類的西醫學發展也才兩百多年,對很多疾病的瞭解都是十分有限。”
醫學的發展很依賴科學發展。
人類的醫學進步其實非常大,已經進入到了微觀世界。
但是越往極致方向研究與發展,難度也是千百倍增加。早些年,僅僅只是一個病毒的基因測序,就足夠難倒全世界了。
現在各醫學微觀領域不斷出現新的研究成果。
比如轉運蛋白、各類酶、細胞再生、克隆技術等等,都取得了極大的發展。
“你不是專門做胃腸內科方面的研究嗎?可以對她進行一定研究啊!”
李敬生也是與連濤的關係好,才敢提這個建議。
別人提這種建議,很容易被罵。
“也不是沒想過,但是真正實施的難度非常高。我準備先衝擊一筆自然科學研究資金,然後再轉向這方面的研究。”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做科研非常燒錢。
每一筆自然科學研究基金的爭取都有著嚴格稽核。
連濤想要爭取到一大筆研究‘粉腸’疾病的資金,需要拿出很多幹貨,才有可能透過稽核。
但是僅僅第一步,想要拿出一些乾貨也是困難無比。
對於粉腸的研究,全世界都還沒有明確的醫學報道。
連濤想要在這一領域研究出一些成果,相當於開荒。一切從零開始,這簡直不敢想像。
李敬生沒有再說什麼,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還是少管別人家的閒事為好。
腸鏡在患者的腸道內一點點前進。
剛進入結腸段,李敬生就被那隨處可見的息肉驚呆了。
“天啊,這是進了息肉的老巢嗎?”
腸壁上的息肉大大小小,分佈在腸道內壁上。
“她的體質非常特殊,腸道內特別容易出現息肉。”
連濤對此倒是毫不驚訝。
“怪不得你急著找人幫她做腸鏡。這麼多息肉,確實有點嚇人。”
真不知道她的腸道怎麼會生出這麼多的息肉。
正常人,一般到了四十歲以後,才建議查個腸鏡。
她還很年輕,可是息肉已經長滿了腸子。
這肯定會影響營養的吸收,以及排便等。
李敬生很快又有了新的發現,這些息肉的數量雖然眾多,但是表面光滑,看上去並不像那種有可能惡變的息肉。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這樣的患者,李敬生還是第一次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