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不夠,主持不了三四級手術,那就很難賺到大錢。
是個人都知道,治療大病才更容易名利雙收。
開個刀,十幾萬的治療費,這裡面的利潤其實挺可觀的。除去一次性耗材、藥物成本,其中大部分都是技術費。
醫院收費,一般都是分攤到名目繁多的檢查專案、化驗、各種雜項裡面。
藥費往往很便宜,人工費也非常便宜。
說白了,就是沒辦法光明正大的收一筆很高的技術費。
私人診所在收費方面,其實有較大的自主定價權。
所以,只要李敬生的職稱上去了,並且想辦法弄到大手術資格,他就能開啟局面。
甚至走出一條創新的道路。
他想要帶領出一個頂尖的醫療團隊,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肯定不能太弱。
除了職稱這個難點外,還有就是手術資格、開展住院業務的資格、知名度……等等。
一口也不可能吃個胖子。
他相信只要想辦法,肯定能夠逐一找到解決的辦法。
到時候,陽光診所或許會成為全國第一家真正找到出路的診所。
目前的醫療定調,基本上就是大醫院集中處理有難度的病例,然後下面的基層醫療機構,處理一些感冒發燒,創口縫合之類的小毛病。
李敬生的理想卻是帶領陽光診所走出一條高大上的發展路線。
在國外,有很多私人診所都已經把這條路走通了。
國內,積極嘗試的診所也不在少數。
比如金匱診所的葉老闆,她出去接一些高階的私活,這其實就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
……
第二天,早上不到七點,他被一陣電話鈴聲吵醒。
急診科的閻主任打電話過來了。
“李醫生,昨天你給我們急診介紹了一位女病人,急性會厭炎,還有印象嗎?”
“有。她當時的情況挺嚴重的。”
“病人現在仍在我們急診科,昨天收治後立刻給她用了藥,也做了補充檢查。只是怎麼說呢,效果有點差強人意。要說沒效果吧,又已經起到了效果。
要說有效吧,她的會厭血腫仍在增大,現在的情況比昨天入院時更嚴重。
我這邊已經考慮隨時氣管切開插管。
她本人比較抗拒這個治療方案,說是想要見見你。”
閻主任面對這種有危險的患者,顯得特別重視。
“抗生素與激素都用了嗎?”
李敬生問道。
“已經聯合使用了抗生素與激素,但是她因為拖到情況比較嚴重才來我們醫院,會厭腫大已經非常嚴重了,想要消腫,要比剛發病時困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