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蔡邕帶著蔡琰等人找到了一家學堂,學堂佔地挺大的,在門外就聽到了讀書聲,可以聽出裡面人很多。
門口有人把守,是兩名民兵,蔡邕要進去的時候被攔了下來。
“我只是想進去參觀一下學堂,請問能進去嗎?”蔡邕知道沓縣到處是講理的地方,所以並未因為被攔下而生氣。
“這位先生,現在裡面在上課,您不能進去,等下課後由我們的人帶著你才能進去。”那看門的並不像那些世家大族看門的,鼻孔朝天,而是很有禮貌的回答。
蔡邕點了點頭,他知道這裡都有他們自己的規矩,所以耐心的在外面等。
他們並沒有等多久,等一刻鐘左右,裡面的鐘聲響了,裡面也就開始熱鬧起來了,顯然下課了。
一個護衛讓蔡邕他們在外面等著,他進去稟告,然後跑進去。
不一會兒那護衛就帶出來一個穿著長衫,文人氣息非常重的中年人走了出來。
“這位先生,是您要進學堂嗎。”那中年人看到蔡邕一行,立即給他們行禮。
“是的,在下路過此地,對這學堂比較感興趣,想要進去參觀一下,還請行個方便。”
“好的,請跟我來。”
其實學堂並沒有禁止參觀,只是這裡往來的都是農民,他們是因為葉晨的規定和政策,所以才將孩子送來,但是他們大多數人從來沒有到過學堂。
所以,儘管不禁止到學堂參觀,但是來的人卻非常的少。
“這位先生,這學堂有多少學生,都教什麼東西?”
進去後,蔡邕發現規模很大,遠比他想象的要大,裡面的房間很多,這個時候剛好是下課時間,很多孩子在玩耍,看過去到處是人。
“這裡有四百多的學生,主要學習數學、經典典籍還有國文,當然一些雜學也教。”
數學蔡邕理解,他也學過,這經典典籍更好理解,國文無非是現代的語文,經典典籍也算國文的一部分,只是這裡是全書拿來學習,所以單獨列一個課程,而國文教習的範圍就很廣,字的意思,詞的意思,文章的意思,還有字詞,語法等東西。
只是聽到雜學,蔡邕緊皺眉頭,漢武帝的時候就開始獨尊儒術,如今已經幾百年了,雜學很多地方都是不學的,所以蔡邕對於教習雜學有些意見。
“先生,這雜學怎能上這大雅之堂,怎能如此公開、大範圍的教習?學堂教習六藝即可。”蔡邕還是忍不住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蔡大人,雜學有雜學的用處,在漢以前,很多雜學其實是跟儒學並駕齊驅,改造社會的。”
在蔡邕跟那位學堂教習說話的時候葉晨走了進來,說來也巧,他剛要來學堂調研,沒想到會在這裡碰到蔡邕。
“葉大人。”看到葉晨到來,那位教習趕緊上前見禮,他是之前從其他地方逃難來的書生,葉晨建立學堂的時候將他請來做教習,所以兩人認識。
“嗯,先生,這位是蔡邕蔡大學士,你去弄點茶水來,這裡我陪著蔡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