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先慣著他,等到他失去了張讓的保護,那還不是由我們拿捏,就算到了遼東,對於張讓失去了作用,到時候我們對付他也就簡單了。”
何進本來就看不起葉晨,如今又不識抬舉,當然對他的感觀更差了。
袁紹看何進答應下來,心中舒了口氣,畢竟他將事情給辦成了,這樣他在何進集團和士族集團之間都立了功勞,兩邊討好。
何進很快就將葉晨拋在腦後,爭權、宮鬥才是他的主題,葉晨也只是他們爭鬥的一小部分,事情過去了,很快也就將他遺忘。
袁紹走後,葉晨變得很低調,何進的人也沒有再來找他的麻煩。
“主公,北地郡的先零羌和枹罕縣的群賊反叛,擁立羌族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死護羌校尉冷徵。”
情報機構傳來緊急訊息,不過這個訊息來的已經有些晚了,因為葉晨他們在西北還沒有情報機構,他們收到訊息,同時朝廷也收到了訊息。
“董卓是要趁勢而起了。”葉晨看著情報說道。
歷史上董卓就是因為此戰實力大增,北宮伯玉和李文侯叛亂,集結十餘萬入寇三輔,那是大漢園陵所在,不可能失去。
於是就倚重董卓進行剿滅叛黨,董卓的官職一再升遷,不斷擴充實力,到了後來成為大漢最大的實力派,後來朝廷害怕了,要調他到朝中當高官,實際上是要奪了他的兵權,但是董卓已經做大,拒不奉詔,朝廷也拿他沒辦法。
先不說遠的,西北叛亂,朝廷開始驚慌起來,本來不厚的家底,如今更是準備收刮一切,準備應戰。
西北的叛亂給朝廷很大的振動,朝廷下詔,董卓重遷中郎將,拜破虜將軍,要他迅速剿滅北宮伯玉和李文侯。
董卓實力是強大,特別是近段時間內開始膨脹,膨脹的原因很簡單,葉家不斷的將食鹽、杜康酒等東西運過去,而董卓則大發其財。
董卓在西涼做的很血腥,許多大鹽商果然抱團要阻撓董卓,於是董卓暴露兇殘本性,對他們舉起了屠刀,在西涼殺的血流成河,十幾家鹽商的利益團體被屠盡,而董卓也佔領了整個西涼的市場。
董卓的兇殘人人都害怕,刺史郭閎也懼怕他,硬生生被他躲去了杜康酒的銷售權而不敢吭聲。
董卓嚐到了甜頭,甚至想將勢力往南和東進行擴張,要葉家加大供應食鹽,但是葉晨不想短期就激化矛盾,如果任由董卓胡來,那麼將會有幾個州捲進去,到時候歷史將會大變,一切變得不可知,而且董卓如果實力太過龐大,將來也不好辦。
於是葉晨推脫產量上不去,運力也有限,要他慢慢來,但是葉晨建議,加大杜康酒的進貨,杜康酒可以打進北邊草原,而且暗示衛家在河東停止銷售杜康酒。
董卓是個聰明人,或者是聞到了利益的味道,立即用走私的形式滲透河東地區。
看過《三國之商人當立》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