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知道葉晨要考他,同時也是為了借他之口告訴其他人好處。
“主公,各位將軍、大人,這堅城對軍事的作用我就不多說了,就說這建造堅城對民生的作用。”
徐庶開始說道:“一座堅城的建立可以帶動、養活大批人員,如今整個幽州有很多難民,他們沒有生計,但靠官府救助,無疑耗費大,將他們組織起來,給他們飯吃,給他們工錢,不僅可以養活自己,又可以幫我們建城。”
“這樣官府也就不會是單純的救助,另外一座堅城可以給百姓很大的安全感,讓他們歸心,對穩定州郡十分有意義,再有,一座堅城,對文化、商業也具有很大的好處...”
徐庶分析了很多建城的有利因素,將各種好處都給分析出來。
“好,元直分析的很好,我們在招募軍隊的同時,也要將城池給建起來。”
接著就是圍繞招募多少軍隊和建幾座城池跟在哪裡建。
“少家主,如今我們的財力雖然多,但大戰剛剛結束,同時又撥出一大筆錢給新併入的幾個郡縣,如今錢已經花出去太多,實在不宜大動手腳了。”
聽到要大筆大筆的錢,這吳斜就急了。
葉晨每次都喜歡大把大把的花錢,往往錢還沒焐熱就被他給花出去了。
“錢,葉家跟遼東能拿出多少就拿出多少,不夠的我會想辦法湊齊,反正這輪擴軍跟大建設不能耽誤。”
此時已經是192年冬天,馬上就是193年,接下來一年,經過短暫的休整,各大勢力又會爆發更大的衝突,打仗就要有軍隊,所以葉晨要擴軍。
錢的問題葉晨承諾解決,所有人就大手大腳起來。
“主公,這軍隊,也不用太多,五萬出戰軍隊,加三萬防禦軍隊,再加一些民兵足可,遼西、右北平、遼東地處腹地,不必安排什麼軍隊,民兵足可,目前無戰事,這主戰軍隊也可以充當守城軍。”郭嘉出來建議說道。
八萬正規軍,對整個幽州來說的確夠用,雖然敵人袁紹有二十多萬軍隊,且一直在擴軍,加上劉備跟曹操,壓力的確很大。
但如今幾方各自懷疑,誰都不可能將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戰爭之中,所以葉晨暫時可以不用養那麼多軍隊。
不過葉晨有其他考慮,軍隊非常重要,但也不是要一下子招募起來。
葉晨打算,一直不停的招募,同時慢慢的招募,首先將五萬主戰軍隊,給裝備、訓練起來,然後將防禦軍隊給拉出個雛形出來,之後再慢慢的招募軍隊。
如此,錢不用一下子拿出來,然後又可以同時建城,同時幽州各方面的建設也不用停下來。
葉晨提出想法,最後眾人商量出一個平衡點。
現有軍隊進行改組,五萬主戰軍隊誰都沒有異議,然後二線守城軍隊先用一部分民兵充當,其餘軍隊慢慢分階段進行招募。
接下來便是商議到底建幾座堅城。
有人提議一座,有人提議四座,激進跟保守的力量比較平衡。
最後葉晨拍板。
“同時開工建兩座堅城,一座在代郡,那的壓力最大,必須建一座比瀋陽城更加堅固宏偉的堅城出來,同時便是在薊縣建一座堅城,一座未來比較長一段時間作為整個勢力中心的堅城。”
代郡軍事方面的要非常大,而薊縣是未來北京的所在地,軍事、政治、文化地位同樣非常重要,是葉晨未來比較長時間或者以後的中心,所以同樣必須建一座堅城、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