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柯比能商定借戰馬的事宜之後,於夫羅直接選擇送客,連拿酒招待都不招待,不過現在於夫羅也沒什麼好酒可以招待,只有士兵隨身攜帶的酒囊還有一些。
如今於夫羅只有四萬多的軍隊,而鮮卑也有四萬多,但他們士氣比自己高多了,要獲得更多的好處,就要有更多的軍隊,於夫羅想著哪裡調些兵過來。
調兵過來不僅僅是為了搶奪更多的好處,同時也是為了提高自己軍隊計程車氣。
最近的軍隊就是遼西巴術爾的軍隊了,他手上雖然折損了一部分,但是現在還有一萬出頭的軍隊,如今他在遼西有公孫瓚擋住他,他也很難展開局面。
對付遼西本來就不是重點,重點是透過遼西侵入遼東,這條路既然已經行不通,那麼將軍隊留在那也是浪費,倒不如合兵一處,增強自己的力量,這樣自己才有更多的話語權。
但是這樣進攻時間就要耽擱下來了,至少五六天內沒辦法發起進攻,但是於夫羅可以等,再他看來原來的軍隊遭遇慘敗,也需要時間恢復士氣。
而對柯比能來說,不可能親自去給於夫羅打頭陣,他就是不願意用自己的力量去消耗,這樣下來,柯比能也不可能去進攻。
望平城就在三方各有心思的情況下停戰了,利用這個機會,葉晨一邊撤退人員,一邊加緊搶修防禦。
他們的動作很快就被於夫羅和柯比能知道,柯比能馬上找到於夫羅要他進行進攻,不能讓漢軍搶修城防,還讓他出兵襲擊撤退的人員。
平常或許於夫羅就會出兵了,但是這次他卻不出兵,一是自己的力量弱於鮮卑,不想這個時候出兵,否則有好處也會讓鮮卑摘去,二是不爽柯比能的態度。
柯比能更不敢出兵,他可是知道遼東那鐵絲網陣法的厲害,讓自己吃了好幾次虧,最後還沒有破掉他們的陣法。
柯比能知道,遼東人員撤退不可能沒有後手,肯定已經準備好了,自己貿然去襲擊或許會再次中了遼東的埋伏。
遼東的確有埋伏,卻沒有鐵絲網組成的陣地,因為在這個時代沒有機槍也沒有步槍,要佈置這個陣法要求太過苛刻,不是每個地方的地勢都剛好可以佈置的。
他們沒有來襲擾,葉晨他們當然加快撤退速度了,第一批人員撤退半天后,立即組織第二批,而且第三批也很快組織起來。
到了第三天,連在加固城防的人員都撤離了,這期間鮮卑和匈奴都沒有來襲擾,倒是讓葉晨感到非常意外,讓他準備的一些後手都沒有用武之地。
“主公,這鮮卑和匈奴視乎有些不太對付,三日來竟然沒有一點動作,而且斥候來報的情況來看,他們視乎還互相防備著。”
撤退方案是郭嘉安排的,他一直密切關注著鮮卑和匈奴的情況,可是三天來他們竟然一點動作都沒有,讓數萬的望平城百姓和工人大搖大擺的撤退了。
三天時間,郭嘉肯定整理出一些東西來了,雖然這次雙方開始配合的很好,一個從高顯縣那邊進攻,一個從望平城那進攻,兩路進攻,且兩路都非常大。
要不是葉晨他們提前安排,早就被攻進了遼東,但是現在看來,雙方並不是那麼的親密無間,甚至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