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水和陳大同一起趕路到了縣城,讓他們驚訝的是,他們在縣城又碰到幾個護衛營的老兄弟,他們的目的也跟自己一樣。
不單單是他們縣城,幾乎遼東的每個縣城都這樣。
誰都沒有想到民眾們會有此熱情,不僅僅將子弟送到戰場,自己也毫不猶豫的站出來,準備跟葉晨同進同退,共同面對匈奴。
不過想想也可以理解,他們大部分人曾經都遭受過很深的苦難,如今剛有起色,敵人卻要來破壞,這是他們絕對無法容忍的。
葉晨收到訊息,也是愣了一下,他沒有想到遼東的百姓會是這樣的反應,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不過終究是好事。
葉晨下令,民兵繼續擴充,而且擴充的規模還比較大,不過條件有了變化,葉晨要求,招滿正常維護村子安全後民兵需向年輕化發展,就是十幾歲的孩子也納入訓練範圍之內。
如今的護衛營群體還很年輕,讓他們退役那也是十幾年後的事情,但是將來護衛營擴張是必須的,這個時候提前準備,一旦開始擴充,葉晨就有訓練好幾年計程車兵可以直接用了。
現在是隻有十幾歲,但是訓練幾年後就是二十出頭的壯小夥子,加上已經訓練了幾年,可以直接跳過新兵訓練,直接進入護衛營主力使用。
如今漢靈帝馬上就要完蛋了,之後的大時代也要來了,所以葉晨開始有意的培養後備人員,葉晨還一直希望自己的軍校能夠建立起來,只是自己一直沒有好的人選可以來總攬軍校的事物。
而且葉晨也不懂軍校的運營,軍校除了教會他們基本的戰術外,還應該教他們帶兵、兵法、行軍、敵勢、紮營等等,要教的太多了,但是葉晨沒有能夠教這些的人才。
不管是太史慈、趙雲還是關羽他們都沒有這個能力,他們都是猛將,衝鋒陷陣都不在話下,教他們武藝,教他們一些基本的東西都沒問題,但是其他的就沒辦法了。
不過葉晨覺得應該先組建一所士官學校,教出來計程車兵讓他們當伍長、什長等還是沒問題的,因為這些人只要指揮一個班一個隊的作戰,但是他們卻至關重要。
士官學校建立起來,只要有合格計程車官,那麼軍隊就可以快速擴張,快速的形成戰鬥力。
葉晨將組建士官學校納入了自己的日程,等此戰之後就開始籌建。
先不說士官學校的事情,就說葉晨決定擴充民兵組織的時候,整個遼東都熱鬧了起來。
一是百姓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二是在遼東,當兵的地位非常高,不僅有各種優惠傾斜,比如耕牛有限分配,還分配土地,還能減租等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兵的在遼東就是一種榮譽,社會地位非常高。
不像其他地方,當兵的就是混混,就是混口飯吃,在遼東當兵就是養家,養一大家,而且遼東計程車兵口碑非常好,是真正的子弟兵。
一家人只要有一個當兵的,那麼全家都能過的非常好,而且會受到鄰里的尊重,就算那些當官的,見到他們也要非常客氣。
豐厚的待遇,榮譽、尊重等等加在一起,百姓們踴躍當兵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了。
各個村子接到這個訊息後,都把自家的子弟送到了訓練場,讓民兵的教官來挑選。
“老宋,你家小子才十歲,怎麼也來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