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該成為你。”林塵起身,望著逐漸消失的彩虹道路,輕聲道。
轉而,林塵又將視線轉移到了面前這顆承天接地的桃樹,樹幹粗壯,猶如一根擎天巨柱;樹身上,樹皮的紋路,宛若一條條溝壑蜿蜒。樹有千杈萬枝,更有無數桃花緩緩盛開,饒是在這金秋時節,也不見其有所凋零。再向上望去,高聳的枝丫頂,有一輪烈陽,刺目而灼熱,它懸掛在枝杈之上,像是依附著桃樹生存一般。林塵眉頭微皺,仔細打量了一下樹頂的那輪烈陽,突然,他眸子一閃,趨步一動,縱身來到樹前。
林塵就像一隻螻蟻,在仰視著這顆參天巨樹,但是他僅僅只是看了一眼,便向著這顆桃樹的“背後”走去。
忽然,天色在林塵踏出第一步的時候便開始出現了變化,隨著林塵不斷地接近桃樹背後,天空也漸漸黯淡了下來,只有一縷潔白的光澤照耀下來,林塵仰目而望,只見原本懸掛烈陽的位置,此刻被一輪月牙所佔據。
“陰陽,五行!”
林塵心生異色,不由讚歎出聲。
正如林塵所感慨一般,老人留給林塵的這顆參天桃樹,正是陰陽五行的完美結合體,再換句話說,這是目前林塵想要重練五行,達到自己內心最完美狀態的最好媒介。
靈體入駐丹田,在此時來說,可謂是無稽之談!
而陰陽五行,顧名思義,就是陰陽與五行。陰陽一道,是陰陽聖祖所確立的,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即正反。正面是銀亮光澤,爍爍生輝,而反面則是陰暗低黴,血腥殘暴。陰陽道的確立,也是首先打破了,天道不可違的常規思維,為眾修行者,鋪就了一條長久而又深遠的道路。也正是如此,陰陽聖祖在史書上的記載,其過往經歷,也是“陽”居多,“陰”偏少。
五行自是不必多說了,而至於為何將五行與陰陽聯合在一起,則要從三界第三座神朝說起。
陰陽五行說的起源,初次傳於初元神朝。道教在道明神朝,也就是陰陽聖祖時期興起,隨之興盛,與釋家沙門,並駕齊驅,稱為三界兩大教之一。而“陰陽說”便是道教的起家根本,到了初元神帝時期,沙門開始出現了沒落,稱呼也發生了改變,被稱為佛。因此,道教可謂是一家獨大,甚至對之後的神朝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而在這般鼎盛發展的時期,道家當代掌教,自然也謂是修行界的執牛耳者,而“陰陽五行”之說,便是自起口中傳出。
要說這位掌教,無論是道家的任何時期,都沒有這般“庸”的掌教。
為何說他庸呢,是因為其無論是修行,亦或是心智,又或是品行德行,都是最為平凡,甚至可以說是差勁!至於他為什麼會做上這個鼎盛道家掌教之位,是因為上一位掌教是他的父親!其父因為求道,自其出生之後,便沒有關心過,甚至其母親的去世也與他父親有直接關心,所以說,掌教之位,便是其父對其愧疚的補償。
而“陰陽五行說”原本是他為了向天下證明,自己坐在這個博人眼球位置,並不是因為父親,而是憑藉自己真實實力的一個隨意編纂,僅僅只是為了譁眾取寵,博得天下人刮目,將自己身上“啃父”的名頭拿掉。
但是,這樣一個被其隨口而說的名詞,卻在後世的一位神王深入研究,並最終基此成道,踏上神帝之位,而此人便是雷霆聖祖之父,為禹王鎮守兩千年江山的祁堯神帝!
因此,這位掌教也因為祁堯神帝,在道教的歷史上,也真真正正落下了濃墨一筆。
所謂陰陽五行說,原意是天地即分,正反陰陽,炁元歸一,重化五行;五行者,遂天地元炁,陰陽者,亦天地矣,故陰陽分曉,五行分化,所言即天,所言即地。
總結一句話,陰陽五行,所代表的的便是天地運轉,便是天道!
而這也正對了林塵重練五行的想法,他的丹田,便是新的宇宙,而桃樹即是這片新宇宙的執行規則。
想到這裡,林塵腦海中浮現出老者的模樣,不由得深嘆一口氣,面露愧色。
“既然你要成全我,那我只有卻之不恭,待到來日道成,我定會還一個完整、真正的你。”林塵心中暗暗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