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原名怒江,有千里之寬,卻不知河長多少,更不知延伸多遠。
要說起這怒江,可並非是天地造就,起源於禹王時期,亦就是祁堯神朝前期。天災四起,更有各方兇獸趁機霍亂三界。禹王雖未曾坐上人皇之位,但在人間界心中,這人皇之稱非其莫屬。
天災起,三界亂,最亂是人間。
三界中,地界陰暗,習慣藏拙,更有地獄十八府鎮守地界氣運。而神界,作為三界中的至高天,更是高高在上,不諳凡世,所謂“超然世外”。所以最苦也是最倒黴的便是這人間界。
無論是戰亂,亦或是災禍,首當其衝的便是人間遭難。而禹王,傳聞並非是純種人族,而是自無盡海域中衍生而出。據野史記載,禹王生時,天地為之歡呼,海浪騰空,奔湧了數個歲月,更是天降暴雨,來迎接這位未來海之帝王的誕生。
禹王也不愧是天縱奇才,甫一落地,便能張口說話,抬腳走路,儘管因為腿部肌肉和神經還太弱小,倒是無法真正的行走,可倒也是一番奇談。
後,有一家貧苦百姓,見到這位奇異的嬰兒,便將之抱回了家中撫養。只是,或是因為禹王天生地養,福分極大,所以導致這對夫婦福緣太淺,早早便重病去世,留下年僅九歲的孩童。
但這九歲的孩童就像是生活多年的老怪物一般,不單單心機城府深,就連處事為人,都讓人挑不出毛病,就這樣吃了兩年的百家飯,後遊歷到胃域,被一個姓齊的少年遇見,見與其親絡,便將之帶回了家中。
要說這胃域齊家,倒也是傳承數萬年的大世家,早先齊家之時,齊家跟隨當今初元神帝四下征戰,立下汗馬,待神朝初定,神帝為了掩蓋自己當年為爭帝位,做下的那些骯髒之時,便卸磨殺驢,將無上功臣,打入凡塵。齊家便是其中之一,但因為齊家是初元神帝在作為人皇時的內家班底,所以倒是下場極好的,只是被趕出了人皇域,在胃域做了第一大世家。
齊家長輩見這孩子,如見天人,於是將其當做是親生孩子一般撫養成人。而這齊姓少年,名叫江源。而這個生於汪洋的孩子,被其名為禹。
就這樣,禹與江源相伴成長,一起修行,一起歷練,漸漸的長大成人。齊江源本性跳脫,辦事不牢靠,經常闖禍,齊家也為這個家裡唯一的獨苗,感到身份的頭痛。好在,禹天性沉穩,做事靠譜,無論是幹什麼,都讓人安心,這二人相輔相成,也倒起了互補的作用。
時間一晃,又是數十載而過,二人也成為了這胃域數一數二的天才世家子。而這時,初元神帝壽元將盡,本就修行天賦不高的他,幾乎耗盡了這一生,才僥倖踏入神帝境界,原本以為可以從此無敵,逍遙世間,可先是被啟明神帝壓制了千年,後又被稱為陰陽聖祖的道明神帝踩在腳下整整三十萬載。終於將這些人熬死熬傷,自己從那個有名無權的人皇之位,一步踏上了三界最高統治者的位子上。但卻只是逍遙了十多萬年,自己的壽命終近,無論想盡任何法子,都於事無補,最後這位歷史上,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一位被稱為昏庸的神帝,想到了家天下!
在他心裡,只要這個天下還姓萊(初元神帝本家俗姓),這個天下就還是他的。
於是,他來到了齊家,齊家家主不單單是他征戰的自家班底,也是他為數不多的道友,他向自己的這位道友說起了自己的想法,卻遭到了齊家家主的反對,齊家家主極力勸諫。剛愎自用的初元神帝,怎肯聽?於是乎,齊家險些遭受滅門之災,也正是由此,齊家開始逐漸走向沒落。
初元神帝力排眾議,堅持要家天下,引起各方諸侯不滿,這也正是初元神朝覆滅的導火索。
初元神歷第十二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初元神朝出現動搖,初元神帝堅持立帝子旭為太子,接手東宮,並在來年登基,坐鎮三界。
一時間,諸侯並起,殺向神界,可憐一代神帝,非但身邊沒有可以信任的護衛,就連數十數百的各方諸侯登上凌霄,殺光後宮嬪妃、帝后,將東宮太子、西宮帝子,全數清滅時,只能行將就木般攤在帝位。
就這樣,初元神朝覆滅,三界再次陷入奪帝之戰。然在這一年,禹和齊江源已經修行千餘載。這正是齊家家主的卓高遠見,在初元神帝一氣之下離開齊家之後,他便傾盡全族之力,培養禹和齊江源,這也是齊家走向沒落的真正原因。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資源匱乏,甚至有價無市的修行物品,根本開掘不到,而齊家之所以有這般魄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禹,在齊家家主第一次見到禹的時候,此時的做法,便已經是註定的。
當禹和齊江源破關而出之時,三界已經完全陷入了戰亂,各方勢力都想分一杯羹,比啟明神帝那時期,還要亂,因為這個時代,沒有神帝!
於是,禹抓住這個手機,打算一舉證帝,但證帝不單單需要足夠的底蘊,還需要一定的機緣,這也就是常說的帝緣。於是乎,禹大肆挑釁爭帝位的諸侯們,並在胃域設下擂臺。
一時間,諸侯齊聚,卻又一一敗在了禹的手中,對於那些自持身份的諸侯,禹則是登門拜訪。
那段時光,可以說是三界諸侯的噩夢,那一時期的大能們,永生無法忘卻那個睥睨天下的身影。
禹成帝了,平定了天下,一統三界,被尊稱為禹王。但是,他卻沒有走上帝位,用他的話來說“吾一生求道證道,所圖所謀並非此也”。在他心中,已經有了神帝的人選,他鎮守三界,為那個人選護道,直到此人踏入帝境,而這人便是齊家子齊江源,也就是之後名落史冊的祁堯神帝。
而禹王也在這鎮守三界的時光中,鑄造除了自己的道兵,那是一條長鞭,但細細感應而去,卻像是一片汪洋大海,讓人心神沉陷,禹王為之起名為怒江。
祁堯神帝登上帝位,本以為自己使命結束的禹王,正欲退隱,後生專心求那“聖祖之道”時,一場毀天滅地的災難發生了。
那是一場無法想象的洪災,這場洪水的源頭不知是何處,有監天司道,在剎那間,三界中所有的水,沸騰噴湧。可以說,這場洪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