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旭懷孕,易青一下子變得更忙了,每天伺候完家裡,還得去陳小旭那邊接著忙活。
這位姐姐算是逮著理了,每天變著花樣的點菜,還不帶重樣的。
易青稍微伺候的不到位,陳小旭立馬能把陳芝麻爛穀子的事都翻出來,說著說著就掉金豆兒,把易青折騰的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自己欠下的債,咬著牙也得還。
這天,易青剛忙活完家裡,正要去陳小旭家裡,那位姐姐昨天就說了要吃皮蛋瘦肉粥,東西早上就預備齊了。
剛要出門,就被張一謀給堵在了大門口。
他還不是一個人來的,身邊跟這個白白淨淨,架著副眼鏡的中年人。
“這位是……”
“呵呵!人家的書還是你介紹給我的,合著你也不認識啊!”
易青一聽,立刻就猜到了對方的身份。
“劉老師,久仰久仰!”
來人正是劉衡,《伏羲伏羲》的作者。
劉衡看上去還有點兒靦腆,大概其作家都是這樣的。
“易總,您好!”
說話的語氣,隱隱還有些激動,他也是剛剛有些名氣,去年出了本短篇集,沒想到居然能被新畫面給看上,還推薦給了張一謀。
張一謀這名字,現在中國的文化圈子裡可是響噹噹的,柏林,威尼斯兩座大獎的獲得者,不知道有多少作家都憋著認識他,好讓自己的作品被看上,從而一飛沖天。
“老張,你帶劉老師過來……什麼意思?”
易青心裡還惦記著陳小旭的早飯呢,要是去晚了,少不了又得挨收拾。
“還什麼意思,找你聊聊啊!故事是你推薦給我的,按說你比我瞭解的清楚,我和劉老師也想聽聽你的想法,好定下來,這改編的方向。”
《伏羲伏羲》的篇幅很短,要改編成劇本的話,那得動大手術。
“我這……請吧!”
人家都到門口了,易青總不能把人趕走,他去給媳婦兒做飯,要是張一謀一個人也就算了,可是還有劉衡呢,不能怠慢了。
沒往中院帶,家裡孩子多實在不方便。
讓黃姨給泡了一壺茶,三個人就進了前院的倒座房。
既然要聊,首先得聽聽劉衡的,他是原著作者,創作這個故事的初衷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其實最早創作這個故事,我的想法主要就是現在社會上出現的復古思潮,現代化的確是在瓦解古老社會沿襲千年的傳統與倫理,這是現實,可是,人們在喊著狼來了的時候,單純的將道德淪喪的罪過,歸結於人們對金錢的追求。儘管有的人一邊哀嘆著人心不古,可是,人們卻又都不想回到過去,這是一種很矛盾的現象。”
作家就是作家,說話都讓人腦仁兒疼,不瘋狂燒腦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張一謀的底子可比易青厚實多了,思索了片刻,說道:“確實有這種現象,感嘆人心不古,可是卻忘了,現代化的到來,掃蕩的不只是風華雪月的浪漫情懷,也將那些讓人不寒而慄的吃人的禮教也一併掃入了垃圾堆。”
易青聽著這話,直覺得牙磣,太酸了,正常人誰這麼說話啊。
可劉衡聞言,眼前頓時一亮,彷彿找到了知己一般:“沒錯,其實人們懷念過去只是為了發洩對現時的不滿。但是卻忽略了種種浪漫的追思,恰恰是建立在現代化之上。”
易青這下聽明白了,劉衡的創作初衷,就是將社會上那種所謂借古諷今的情懷,徹底的撕去偽裝。
埋的還挺深!
明白了這一點,很多東西也就清晰了,劉衡將故事的背景設定在20年代,那正是一個現代人熱衷於討論和追憶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