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白穎宇至少還在生命的盡頭,表現得尚有一份氣節。
他對關少忻的不恥和對大漢奸王喜光的斥罵,也表現了他遠沒有達到同室相煎的極惡。
白穎宇最後的死,可以理解成是他人性的復歸。
他在歷次變歷中苦也吃過,罪也受過,但從未有絲毫的覺醒,為何到了垂死之時卻表現的如此凜然大義呢?
大約是郭保昌都覺得把這個人物刻畫的太壞了,想給他個表現的機會,大有迴光返照的一絲靈光。
當然了,如果不是他的兒子在重慶被日軍炸死,他在臨死時可能依舊會冥頑不化。
最後,白穎宇在“福也享了,孽也造了”的八字評語中,感嘆了一句“死而無怨。”
行將閉眼之時,他沒有讓人照顧家人老小,沒有牽掛百草廳的發展,沒有對自己充滿罪孽的一生懺悔。
相反,他唯一記得的竟是一樁妓債。
也當真是符合這位白家三老太爺的性格,到死也得張揚一把。
這個人物寫的精彩,前世的電視劇裡同樣也演得精彩,郭保昌現在要讓易青給推薦一個演員,易青的腦袋裡立刻自然而然就蹦出了劉佩齊。
就像白景琦換了陳保國,別人演不了一樣,白家三老太爺如果不是劉佩齊的話,換成誰來,都會失了味道。
“劉佩齊?”
郭保昌乍一聽到這個陌生的名字,半晌都沒反應過來。
這也並不奇怪,此時此刻的劉佩齊畢竟名不見經傳,如果易青不是有著重生的優勢,這位還在西疆軍區話劇團的小演員,至少還得蹉跎多年,才憑藉著《二嫫》裡面瞎子那個角色走入人們的視線,並獲得了讓他一飛沖天扮演喬安山的機會。
如果換成別人現在隨便和自己說一個名字,郭保昌肯定會當成是在扯淡,但易青不一樣,這個小年輕在圈裡選演員的功力,已經隨著《三國演義》劇組被多方報道,逐漸的傳開了。
“這個劉佩齊,你是怎麼認識的?”
郭保昌想了半晌也沒想出來這個劉佩齊到底是哪一路的神仙。
可既然易青說了,那肯定是個人物。
“我不認識,不過陳小二肯定認識,陳小二和他們老爺子以前拍過一個《父與子》,裡面的順子,就是這個劉佩齊演的!”
《父與子》?
這部電影,郭保昌倒是有點兒印象,可順子是哪一個?
“你覺得他能行,白老三這個人物在戲裡的分量,可不比白景琦差。”
郭保昌的《大宅門》,之前的初稿一直寫到了特殊時期結束,後面的男主角就是以他自己為原型。
不過現在他只改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到白穎宇死,白景琦立遺囑那一段,後面的打算以後再說。
所以在前面這一部分裡,白穎宇這個人物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而且因為人物刻畫的生動,出彩兒的地方可是一點兒都不比白景琦少。
現在易青要把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交給一個他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演員,郭保昌的心裡沒底,真的沒底。
易青扒拉著面前的茶杯,笑道:“郭老師,行不行的,等您見過了,讓他試一段戲,到時候不就知道了嗎?”
郭保昌聞言,倒是真的來了興趣,易青這麼有信心,想來這個演員肯定差不了。
“那行,可是該怎麼聯絡啊!?你有他的聯絡方式嗎?”
這個可真的是難為易青了,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現在的劉佩齊應該已經來了京城,眼下各地的製片廠都沒活,更別說隸屬於軍隊的話劇團了,大量的演員一年裡除了下連隊慰問之外,其他的時候也只能撒出去自謀生路。
不過
“我給您找一下陳小二,他肯定知道劉佩齊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