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得說個客觀原因,非常直接的一條,那屆奧運會,中國隊員確實遭遇到了黑哨。
最典型的就是男子跳水比賽,此前美國選手洛加尼斯比賽中頭部撞在跳臺邊沿上,身受重傷。
結果這哥們愣是以超人的膽略,繼續參加第二天的決賽。
如此悲情再戰,洛加尼斯的每一跳都被形容為“拼死一跳”,裁判給洛佳尼斯的分數也奇高,這其中自然有非常多的感情分。
雖然中國代表團一直表現出了高姿態,但洛加尼斯奪冠後,美國運動員和教練卻跑過來與熊霓握手,直說“真正的冠軍,其實是你”。
連勝利者都認為,洛加尼斯的奪冠有些離譜。
第二個原因,其實就是對手實力太強。
可以說,比起1980和1984兩屆奧運會,1988年奧運會各個專案的競技水平,其實高出了不止一個檔次。
之前的兩屆奧運會,都上演了體育強國“抵制”和“退賽”的故事。
而1988年漢城奧運會,世界主要體育強國幾乎全部到齊,特別是蘇.聯和民主德國,洛杉磯奧運會,蘇.聯等國集體抵制,讓大量運動專案出現了真空地帶,也讓美國在本土一口氣拿了83塊金牌,大老美爽的不行。
而到了漢城奧運會,美國的金牌總數也下滑嚴重,腰斬之後還打折,僅僅拿了36塊,排在蘇.聯和民主德國之後。
而沒有參加洛杉磯運動會的蘇.聯等國,一共奪得了金牌總數241枚中的128枚,拿了一半以上。
特別是體壇扛把子蘇.聯,55塊金牌中,有一部分直接衝擊了中國的幾大優勢專案,體操、女排、射擊等等,因此拿洛杉磯奧運會當尺子,其實參考價值不大。
當然,中國奧運代表團兵敗漢城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出在自己身上。
雖然已參加過一次奧運會,但對於奧運會的殘酷程度,當時中國很多優勢專案的選手和教練員,並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就以女排來說,其實賽前的熱身賽上,中國女排已經出現頹勢,卻沒有引起重視和採取有效措施。
到了奧運會上輸給蘇.聯的一戰,第一局就輸了一個0比15,世界冠軍被剃了“光頭”實屬罕見,更別說還是五冠王。
此前的熱身賽上,中國女排還曾以3比0和3比1戰勝過蘇.聯女排,然而,僅僅相隔兩個月,就在賽場上出現這麼大的變化,恐怕不能完全歸結於技戰術的相差懸殊。
事實上,中國女排也不是沒打過蘇.聯女排15比0,此前的老女排世錦賽上氣勢如虹,3比0解決蘇.聯女排,最後一局就是讓對方一分未得。
而今卻被對方回敬了一個15比0,這隻能證明中國女排精神狀態確實不佳。
女排出了問題,而體操則更加明顯,在男子團體賽上,全隊甚至出現了觸目驚心的11次失誤,這個數字創了中國體操隊的紀錄,一直到04年的雅典才被打破。
為什麼會這樣?
一個直接原因就是陣容老化,青黃不接。這11次失誤基本都出在了老隊員的身上。
事實上,關於李檸該不該參賽,奧運會前國內就爭論不休。
因為李檸當時已經因傷有十個月沒有進行系統訓練了,肩關節傷痛嚴重,比賽訓練都要靠打封閉勉強支撐。
但是糾結半天,最終體操隊還是決定讓他出徵,一個說法就是:“體操最重印象分,李檸名聲大,威望高,只要不從馬上掉下來,金牌有望。”
但國人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畫面:李檸真的從鞍馬上掉了下來。
老隊員發揮失常後,年輕人心裡更沒底,發揮也就更不穩定了。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當時的中國體操隊心理素質訓練太差,一旦發生意外,就會造成悲劇的連鎖反應。
最讓人唏噓的是舉重比賽,中國舉重選手何灼強當時輸給了馬林諾夫,可為什麼會輸呢?
完全輸在過於輕敵上,而且是從上到下的一致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