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九紅也是個苦命的人,她從小被兄嫂賣到青樓,那時候她才幾歲,那又有什麼辦法呢?
她並不是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可是她曾經是窯.姐兒的身份,在二.奶奶這裡就是一輩子的汙點,永遠不會得到承認。
白景琦知道母親在這件事情上做得不對,但是他站在了母親那一邊,他奪走了楊九紅的女兒,和二.奶奶一起欺負楊九紅。
再後來,楊九紅懷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害怕又被二.奶奶奪走,懷著幾個月的身孕跑去坐火車回濟南,結果二.奶奶又讓白景琦去追,害得楊九紅小產,而這次楊九紅一生再也不可能有孩子了。
她的女兒白佳莉被二.奶奶撫養長大,在二.奶奶的影響下,對自己的親生母親楊九紅嗤之以鼻,根本不願意認楊九紅。
楊九紅努力想修復與女兒的關係,但是每次都被白佳莉惡語中傷。
從來沒有得到女兒親情的楊九紅心灰意冷,心慢慢硬了起來,開始了報復。
當女兒白佳莉的孩子出生,她也效仿當年的二.奶奶奪走了白佳莉的女兒。
楊九紅不但報復了自己的女兒,也因為槐花是二.奶奶身邊的丫頭,自從槐花也升為姨奶奶以後,她對槐花是各種欺負和打壓。
槐花生性柔弱,楊九紅得寸進尺,最後槐花在香秀的教唆下,忍無可忍,揭楊九紅曾經是窯.姐兒的傷疤,而這徹底惹怒了楊九紅,她逼著白景琦處置槐花,夾在當中的白景琦情急之下,打了槐花一個耳光,而槐花就上吊死了。
楊九紅最終變成了她自己最討厭的人。
始作俑者就是二.奶奶,但是白景琦的愚孝也是致命的。
如果他當時放楊九紅逃走,楊九紅撫養女兒長大,感受到了兒女的親情,怎麼可能會變得那麼惡毒那麼無情。
楊九紅不改變,那麼她對槐花也沒有那麼大的仇,那麼大的怨。
槐花何故送了性命呢?
楊九紅一生沒有聽到女兒白佳莉叫她一聲媽,而她的女兒白佳莉也十多年與女兒骨肉分離。
白佳莉從小沒有得到過母愛,而白佳莉的女兒從小也沒有得到過母愛。
白景琦的愚孝,害了四個女人。
死了一個槐花,害了楊九紅三代人的一生。
再說二.奶奶白文氏,《大宅門》裡的白文氏一介女流之輩,在白家危在旦夕,沒有一個得力的接班人的時候,挺身而出,接下了白家掌門人的重任,本著將白家重振家業發揚光大的思想,將一個垂危的白家產業重振雄風,達到了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
二.奶奶剛開始擔任白家治家人的時候,不能服眾,大家不服氣一個女流之輩成為白家掌門人,白家此前也沒有先例讓女人來當家。
再說白文氏也不是白家人,又是女流之輩,更不懂製藥行醫,她憑什麼來當家?
大家紛紛挑釁白文氏,給白文氏製造了不小的麻煩。其中白家三爺白穎宇最為混賬,著實給白文氏出了很大難題,製造很多困擾。
白文氏以德報怨,大胸懷大氣度,讓混賬的白家三爺徹底折服。
白文氏作為白家的當家人,是白家產業最堅定的守護者,也是白家家族規矩最堅定的維護者。
白景琦早期紈絝不上進,闖下了不小的簍子,白文氏不念親情,毅然決然把白景琦和媳婦黃春趕出了家門。
而白家三爺白穎宇屢次挑釁,白文氏依然坦然,以德報怨,關鍵時刻還伸出援手,還給白穎宇分了三分股。
白文氏不光是白家家族和榮耀的維護者,也是嚴重的封建社會的守門人,貴族階層的守護者。
楊九紅出身悽苦,自幼父母雙亡,被親哥哥賣到了窯子,成為了低人一等的窯.姐兒。
白文氏瞧不起楊九紅的窯.姐兒身份,終生不接納楊九紅,奪去了楊九紅的女兒,不讓她們相認,還挑唆孫女白佳麗她親孃是窯.姐兒,讓楊九紅女兒終身痛恨楊九紅,楊九紅到死沒有聽到女兒白佳麗喊自己一聲娘。
不僅如此,白文氏還當眾多次羞辱楊九紅,在一次聽戲之際,看到楊九紅在走廊,故意為難楊九紅,還罵楊九紅窯.姐兒下賤,逼著白景琦娶抽楊九紅耳光,弄得楊九紅傷心欲絕,差點上吊死了。
白文氏一輩子看不起楊九紅,甚至在臨死前立下遺言,不許楊九紅在自己死後戴孝。
白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包括一隻貓都戴了孝,唯獨不讓楊九紅披麻戴孝,擊碎了楊九紅最後的尊嚴。
也讓楊九紅開始心裡扭曲變態,為以後的悲劇種下了種子。對楊九紅人性之戕害,不能不說和二.奶奶直接相關。
白文氏一生精明強幹,唯獨在對待楊九紅這件事上,有些失格失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