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瞑目》這個戲前世有多火,當時國內已經有了較為先進的收視率統計手法,京臺首播,收視率達到了48%,僅次於瓊瑤大媽的《還珠格格》,後來在全國範圍內播出,收視份額4.6%,超過《還珠格格》的市場佔有率。
堪稱奇蹟,畢竟在那個年代,根本沒有誰能和瓊瑤大媽叫板,就是央視那邊斥巨資打造的《天下糧倉》,對上大媽的《情深深雨濛濛》照樣完敗。
據說,當《永不瞑目》播出的時候,大街上根本就看不到人,社會治安在那段時間都好的不得了,幾乎起到了淨街王的效果。
而自《永不瞑目》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海晏劇可以說是播一部火一部,每播一部戲,就能捧紅一大堆演員。
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的話,這也是海晏劇能夠獲得成功的一大秘訣,海晏劇捧人,這是誰都知道的,可是如果真的是塊朽木的話,故事在好,也是白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海晏劇在開拍之前,將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選角上面。
不僅如此,在演員的培訓方面,也給足了時間,據說,前世孫麗在拍攝《玉觀音》前,劇組安排了半年時間培訓,去警隊跟著實習、練拳擊、學游泳、為了找到飾演孕婦的感覺,甚至乾脆住進了婦產醫院。
回到《永不瞑目》這部戲,為了讓陸繹找到吸毒人員的狀態,直接把他送到戒毒所呆了一段日子。
演員選的好,一部戲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故事本身,《永不瞑目》不火,簡直沒有天理。
原《永不瞑目》是海晏應國家禁.毒委之邀而寫,不過不同於以往的主旋律作品,海晏透過新增愛情、青春、都市等流行元素,將這個故事披上了通俗的外衣。
罪.案題材是公安體系出身的海晏所偏好的,但是對人性、時代背景下人物命運的的悲劇性探討,才是海晏所真正想表達的。
《永不瞑目》這個故事的發展推動,是以男主人公肖童為中心,串聯起了三條線。
肖童與歐慶春的緝.毒線、肖童與歐陽蘭蘭的臥底線、肖童與班主任、教授和文燕的生活線。
這其中的每個人物都充滿了複雜性。
後來很多觀眾都會覺得海晏劇裡的男主角痴情、善良,看起來像個完美受害人,但是從肖童對待文燕、和歐陽蘭蘭的模糊態度,也暴露出了肖童人物性格猶豫不決的缺陷。
而在女性角色身上,這種複雜性就更明顯。
面對肖童時,正義、責任成了歐慶春掩蓋自己情感的藉口,在最後一幕撕心離肺的哭喊中時,觀眾已經很難去用好或壞去定義歐慶春。
正是因為這種複雜性,讓人物角色更真實,觀眾也就被非常容易被帶入這場關於愛情的天平遊戲。
將整個故事串聯起來,人們就會發現,原來所有痛苦的來源都是因為愛。
肖童因為臥底任務,無法徹底抗拒歐陽蘭蘭的愛,歐慶春出於職責所限,無法去接受肖童的大膽追求。但更深層的悲劇力量,還是源自於人物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和矛盾。
海晏的往往在借愛情,表達一些別的東西,如命運、如道德觀,在整個社會時代背景下個人命運的渺小,不被人重視的無望。
肖童為了擺脫歐陽蘭蘭,在歐慶春的幫助下成功戒.毒。但為了協助破案,他決定回到風暴中心再次吸.毒獲取信任。
在被迫和毒.梟逃亡時,他再次憑毅力戒.毒成功,當在西藏的屋頂上大聲朗誦詩歌時,他心中對未來的美好願望仍未熄滅,那句“不破樓蘭終不還”,反射出了肖童身上純真的理想主義。
可是歐陽蘭蘭懷孕的訊息,將一切打翻谷底,肖童徹底絕望,他意識到自己再也回不到以前,收網前一晚他和歐慶春的擁抱,充滿了訣別的意味。
肖童的死帶給了觀眾極大的震撼,原本可以擁有無限未來的人生,就這樣一步步被撕碎。
這種巨大的反差感造成的悲劇力量,也是海晏劇的一大特點。
這種毀滅式的悲劇結尾,在海晏另外兩部《玉觀音》和《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也能看到。
身為女警的安心在感情和職責之間掙扎,最後為了完成使命,不惜與仇人同歸於盡。
龍小羽被一環套一環的事件拖著,被迫走向了無可挽回的深淵,最終在祝四萍母親的懷裡自殺謝罪,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對命運的反抗。
雖然在藝術層面之外,《永不瞑目》乃至《玉觀音》在當時的社會層面引發了廣泛討論,關於警察派公民去當臥底、女警察和毒.販談戀愛太不真實等等爭議層出不窮。
但是毫無疑問的,無論怎麼樣,《永不瞑目》經典的地位都不容動搖。
前世,電視劇完播,《永不瞑目》劇組在各大頒獎禮拿獎拿到手軟,也徹底帶火了市場上的涉案題材劇,《黑洞》、《紅蜘蛛》、《征服》等優秀電視劇層出不窮。
但最要論質量來說,還沒有任何一部同型別的電視劇能夠超過《永不瞑目》。
或許正式因為太過經典,後來《永不瞑目》也曾被翻拍過,翻拍的導演為了滿足觀眾的要求,不再讓肖童犧牲,但新劇中的肖童純真、執著蕩然無存。
前世肖楚也因為對老版的《永不瞑目》念念不忘,等到新版播出的時候,也堅持住看了幾集,然後果斷棄劇,毒太深,壓不住。
先別說,改動後的劇情,單單是演員的造型就讓《永不瞑目》的粉絲接受不了。
無論在原著或老版電視劇《永不瞑目》中,肖童都是一個要個頭有個頭、要模樣有模樣的帥氣小夥子。
陸繹版肖童被評為頂著一雙水汪汪大眼睛、以一身T恤牛仔褲秒殺萬千少女的超級偶像,而新版肖童的扮演者的郭佳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