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佳山和張國利回去等訊息了,這會兒,屋裡就剩下易青和孟石倆人。
“還有事兒?不回去陪老婆孩子了?”孟石見易青坐著沒動勁兒,不禁有些好奇,“你小子是不是有事兒啊?”
易青嘿嘿笑著,湊到跟前:“領導,跟您打聽個事兒。”
孟石看了看易青,身子往後一靠:“什麼事,說吧!”
易青關心上面改革的事,這可關係著他接下來的發展,香江那邊雖然鋪開了,可那邊畢竟市場太小,未來想要發展,還得靠著內地才行。
“我聽人說,上面最近正在開會,說是準備放開私人資本製作影視劇的限制,不知道有沒有這回事兒?”
孟石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看著易青,半晌才道:“你~~~~~~~你這聽誰說的?”
一看孟石的反應,易青就知道葉靜和張國利說的事情不假了。
“這您就甭管了,誰還沒有幾個朋友啊,您就和我說道說道,到底有沒有這回事兒吧!?”
易青知道,這種事情在沒有結論之前,肯定是不能隨便對外公佈的,甚至,討論期間,一些涉及到政策性的問題,都是要嚴格保密。
可他實在是等不了了,眼瞅著懷來和無錫兩地的影視城就要建設完畢,他正計劃著大展宏圖呢,可政策上不允許,他就算是有一萬個想法,也沒法實施。
“您還不放心我啊,您就是和我說了,我也保準不往外傳。”
孟石看著易青,心下不禁狐疑。
易青說的事,確實是有,但是現在還在討論階段,而且爭議非常大,好些人都不同意開放這方面的限制。
那些不同意的,孟石也能理解,畢竟現行制度下,大家都湊在一起吃大鍋飯,好吃不好吃的,總歸不至於現在就餓死,而且,誰的碗裡也不會多,誰的碗裡也不會少,這麼著湊活著續命罷了。
一旦放開這方面的限制,到時候私人資本湧入,做飯的鍋立馬就會被打破,到時候,就算是想要安樂死都不行了。
現如今經濟發展的快,尤其是私人資本膨脹的速度非常快,前些年還小心翼翼的,生怕賺著錢了,違反某一政策,再被割了尾巴。
可隨著,國家開放的力度越來越大,人們的膽子也逐漸大了起來,今年年初出了一檔子事,更是刺痛了好些人的神經。
遼寧那邊一個掛著國企牌子的小工廠,因為經營不善破產了,這種在西方司空見慣的事情,當時甚至還引起了美國,歐洲一些媒體的關注。
如果只是國營小企業破產還沒什麼,人們最多哀悼一下,可是緊跟著沒多長時間,那個破產的企業就被當地一個農民企業家給買過去了。
個人買了國家的企業,就算是再小,那也是國字號的,這下可就熱鬧了,好些人開始在報紙上長篇累牘的發文章,說什麼倒退啊,資本主義啊,總之,哀鴻遍野。
正是因為出了這件事,各行各業對待私人資本進入,開始變得非常警惕。
現在竟然有人提出要放開限制,讓私人資本進入影視劇製作領域,這還了得。
孟石也去開了這個會,每次過去都是聽著上面人吵來吵去,一開始,他也是比較牴觸的,畢竟京影廠不缺錢,每年的製作費用都花不完。
可是再仔細一琢磨,京影廠不缺錢,其他製片廠呢?
別的不說,就說長影吧,聽那邊的朋友說,都快揭不開鍋了,每年就那麼兩百多萬的製作費用,要是放在以前也夠用了。
可現在隨著製作成本不斷升高,兩百多萬開一部戲都費勁,更別說完成上面交代下來的製作任務了。
“易青,你小子到底要幹什麼啊?”
孟石看著易青的眼神都不對勁兒了,他知道易青有錢,前門大街那家服裝店就是易青的,最開始就那麼一家,現在已經擴充套件到,光是京城就有八家門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