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出自杏花嫂的手筆,色香味不知道比汪大漢的午餐好了幾百倍。
想想汪大漢吃饃饃的樣子,他的口中,滿口糊鍋巴,還有些生面粉在粘牙。再看看這一桌子飲食,就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也許是受了汪大漢吃相的影響,孩子們做不出大人吃飯的禮讓樣子,他們吃得很囂張,有點像是在搶,兩人三人同時挾住了同一塊菜都髮生了好多次。
五雙筷子像打快板一樣,在空中相碰的聲音響得越來越密,他們可愛可樂的天性在飯桌上充分展現一出來,各自的心性心機和心智慧力表露無遺。各種好笑的鬧騰引得黎杏花好多次笑岔了氣,把她母性的光輝充分激髮了出來。
4★.
比如有一次,兩個孩子挾住了同一根四季豆,年齡小的那位拉不贏,他竟然撐起身子伸長脖子一口咬了上去,被他吃掉一節,他的對手徹底服輸,乖乖把整條四季豆喂進這傢伙嘴裡。
還有那位最機靈的孩子,因為一句閒話跟最大的那個,也就是把手塞進磨眼中扯不脫的那個孩子起了爭執,都說自己有理,相持不下,只好以打賭來分勝負。
說好先認輸的那人要把桌子上下飯的倒一碗在贏了的那一位飯碗裡,由他獨自享用,別人得不到吃,要責怪也只能責怪輸了的那個人。
講好了湯不算,鍋裡還沒剷出來完的土豆絲也不算。
這是變相的吃獨食,贏了的不僅有口福,還倍兒有面子。但有一條件,勝了的人必須吃完,不許有剩。
才把賭約講好,小機靈孩子立即認輸了,大孩子洋洋得意。
包括兩個大人,都在猜測他要倒哪一碗菜給他,是最少的那份要他吃不到太多,還是倒最多的那碗要害他吃不下?還是倒那份肥肉膩死他?
乘他不注意,小機靈端起那小半碗辣醬通通倒進了大孩子的飯碗裡面!
竟然是這樣!
別人都沒有想到!只說是下飯的,又沒講明必須是下飯菜,辣醬也可以下乾飯的,小機靈沒有違規。
大孩子什麼好處也沒賺到,他被辣得喊爹叫娘,還是隻有慢慢吃下去。願賭服輸,從小有品,再同情也不能不認賬。
小孩子的智慧一點也不比大人低。
太搞笑了!
一頓飯,把杏花嫂的心情樂和到了頂點。
消除痛苦的唯一良方唯有快樂,生活中的快樂,是點點滴滴的透明晶體,看不到點滴也就看不到更多。
沒有讓一點快樂受孕,就不要奢望快樂會憑空生出來。
正常的小孩子也多少會有點人來瘋,就是受不得誇,越誇越會來事,越是惹了笑還會更逗笑。
5★.
邊吃邊笑,吃得更飽,小傢伙們很快就把小肚子脹得鼓鼓滴。
邱癲子並沒有約束他們。相聚的日子不會太長,用不了多久就要各奔東西。他看他們的眼光止不住憐惜。
能與孩子們相處好幾天時間,還一下子就有了這麼多,更是求子心切的黎杏花夢寐以求的大好事,她的笑語歡聲就是汪家的正房也裝不完,就連在汪大爺家吃獨食的老魚貓子都聽得見。
在憂樂溝,貪吃的人都喜歡吃獨食,也就是不跟大夥坐一席,或者是不在同一時間就餐。吃獨食又叫開單份兒,因為單獨分出來的分量往往要更多更好上一些。
他的午餐是兒媳親自送過來的。她本來就忙,也完全可以打髮幾個孩子送過來,誰也不能說有啥不妥。
一樣的飯菜,誰送還不是一樣滴吃?
誰若真這樣想,就錯了,大錯。
給老人家送吃的,由誰送過去,區分太大了。長輩們所看重的,再不是吃本身,而是情分。
由黎杏花親自送,這就是孝道,是尊敬,是鄭重,是天倫之樂。
要是換了那幾個小流浪崽,那算什麼?打髮要飯滴‘討口子’呀!那情分就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真說起來,邱癲子這個主意也夠損滴,他們佔用了老魚貓子的家,不僅連謝謝都不用,還免費請了個守屋看場子滴。這也是種雙贏吧,雙方都滿意。
老魚貓子也有點奇怪,這個黎杏花,老公都變成姐姐了,為什麼還能笑得這樣開心?
她也不是沒心沒肺的人呀?說起來,黎杏花來到汪家後,還沒哪一天遇到的心理波折有這個半天時間多。五六年來她也極少這樣開懷過暢笑過。
能這樣開心,肯定是有原因的。(未完待續。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