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成是月亮,因為望中有月,而望本身也是代指十五的月亮。
之所以又說是過去的月,因為望以亡為首,亡者消亡,月不會消亡,但月有過往。往者已矣,但記憶猶新,可追憶。
之所以還說是記憶中最深刻的那幾夜之月,因為望以王為底。
望眼之望也,望亡王三聲疊韻味悠長。
在千織萬織作業中,月平分出心神想到了這些。想到了,就想試試,試試最容易的。
於是,月平翻動自己的記憶,到年前他記憶中的十一歲中秋夜。他翻出了一個片斷。
那夜不算很特別,蜀川的中秋月明亮中有朦朧。
月平偶然經過一個月亮壩,見到憂樂溝小學的女教師蔣朝芬聚集了幾位二三年級的小女生在守月談天,其中就有小矮子的雙胞胎妹子,即矮妹子何其微和何其小。
5★
兩個小女孩雖然只有八歲,卻已經出落得必明月更皎潔,月平一眼就認出了相熟的她們,所以駐了一下足。
月平還不會意識到,已經過去了的一次不經意的駐足,會改變很多。
當時,是蔣老師給幾位學生出了一道選擇題:問同學們學習的態度是選一心一意呢,還是三心二意。
月平記得很清楚,當時同學們都是選擇的一心一意,蔣老師還表揚了她們,盛讚她們聰明。
當時月平只站了一下就走了,什麼都沒有講,也沒有跟她們打招呼。
但走過之後,月平卻越走越惆悵!
因為月平自己,並不只是個一心一意的學習機器,他就是個三心二意的學生,才能從小就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小小年紀就成為意者,跟他三心二意的學習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可是,全天下人都在認為一心一意是對的,月平要不要站出去反對一次?
明月朗照,月平心中卻陰靄漸生,自己越來越另類,如此走下去,不是自己不容於世,就是這個世界容不下自己。
哦,不,總會有一天,是自己容不下這個水不暖月的世界。
走在疏影斜橫的小徑,月影被篩選得光怪陸離。
才是小小少年,月平就有所預感,知己兩字,將會是他唯一的奢侈。
本來月平也不會在意這個片斷的,是矮妹子姐妹沿著這條蘆毛竹夾雜的小路追了上來。
"月平哥!"於是三個人,月夜相伴,從桂花灣走到了她們長生居所在的碾房灣,還在那個大碾盤上坐了一陣,才分開的。
月平此生難得有閒暇陪人這麼久,所以特別能記得。(未完待續。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