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賣菜,是種植基地,好處很多,以後慢慢和你說,再睡會吧!”說完,在孫冰的唇上又是輕輕一吻,孫冰笑了笑,笑得很慵懶,之後直接躺在孫冰的腿上,一會又睡著了。
小區的供暖還很足,早上屋裡暖暖的,讓人舒服的想睡,看著孫冰睡著了,黃東也靠在沙發上睡著了。
上午的時候,劉亞龍又給黃東打了電話,告訴他勾四剛和呼日查要來北華的訊息,說話的時候,哈欠連天,看來勾四剛這一早上,還真是吵了不少人的清夢。現在劉亞龍的想法和司馬前一樣,決定投一點在種植基地裡,倒不是為了賺錢,只是親戚朋友吃菜比較方便。
黃東想,既然大家都對這個計劃有點興趣,不妨叫著一起去考察考察。
勾四剛和呼日查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鐘,當晚黃東和劉亞龍在喜來登的中餐廳招待了兩人。
能看出呼日查是個爽快的人,一米九左右的個頭,健碩的體格,笑起來很爽朗,而且,酒量驚人,來者不拒,這讓黃東和劉亞龍還真有點含糊,蒙古族巴特爾的酒量,真是名不虛傳。
“呼日查大哥,蒙古兄弟的酒量,我倆是領教了,望塵莫及呀。”四個人喝了大約三瓶白酒,黃東有點告饒了。
“我一個漢族兄弟陪你們喝酒,你們為啥對蒙古兄弟望塵莫及呀?”呼日查哈哈大笑,黃東和劉亞龍一頭霧水。
“哈哈,不止是你們,開始的時候,我也被騙了,其實呼日查大哥是真真正正的漢族人。”勾四剛解釋說,呼日查本來不叫呼日查,他姓胡,叫胡興華,是西北人,做牛羊肉生意很早,也是很早就和蒙古族的牧民們接觸,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蒙語。
其他人去買牛羊,都需要帶一個當地懂漢語的人做翻譯,可胡興華和牧民交流是用蒙語直接和牧民們交流,再加上他長得高大,還穿著蒙族服飾,所以很多牧民都以為他也是蒙族人,對他格外的熱情,胡興華就乾脆給自己起了一個蒙族名字,叫呼日查。後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叫呼日查,而只有老朋友才知道他是漢族人,叫胡興華。
“哈哈,要不是剛哥說,我肯定不會相信這是真的。那我們以後該怎麼稱呼呀?”在黃東的印象中,寧可相信他是呼日查,卻不相信他是胡興華。
“咱們是自家兄弟,看得起我,叫我一聲胡哥吧。”胡興華很直率,對黃東和劉亞龍繼續道,“我前些年長時間和牧民打交道,也就習慣他們的交流方式和做事方式。這些兄弟做事直接,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和他們做生意,就得坦誠,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他們逐漸認可我,牛羊都是先可著我先來,我也給他們好價格,時間長了,相互認可,雖然有些牧民知道我是漢人,仍是願意稱呼我呼日查兄弟。哈哈,習慣了,習慣了。”
聽勾四剛說,現在胡興華已經成為蒙省、乃至全國最大的牛羊肉批發商人,他的“華聯肉業”還上過央視。很多牧民相信他的為人,願意把牛羊賣給他,他後來建立了自己的屠宰場,有了自己的運輸鏈,來自各地做肉類生意的人,也樂得輕鬆從他這進貨,價格雖然不低,但是質量肯定是有保障的。胡興華的生意越來越大,在行業內已經是個名人,也給自己積累了鉅額的財富。
科學很難完美的解釋緣分這件事,男人和女人之間愛情如此,男人和男人之間的友情亦是如此,胡興華這半輩子可以說閱人無數,但能入他法眼的人卻很少,卻偏偏對當初落魄的勾四剛青睞有加。也正是有了他的支援,勾四剛才能從一個不名一文的混混,發展成為今天小有成就的商人,乃至於最後成為蒙省叱吒一時的地產大亨。讓人不得不感嘆命運的多變。
其實,叢德園於黃東,又何嘗不是有緣人,沒有叢德園的幫助,黃東和勾四剛一樣,也很難逆襲成功,成為北華市商界的精英。
言歸正傳,當晚聯絡好喬小喬後,洩洪灣鎮的投資考察團正式成行,這一次的考察的隊伍人數比較多,杜峰、司馬前、胡興華、段紅塵、劉亞龍、勾四剛、黃東、蔡東明、馬小英以及黃林,九輛車的車隊從北華出發,浩浩蕩蕩的向洩洪灣鎮出發。這也是黃東幾個人商量的結果,用北方的話說,這叫擺隊形,秀實力,去的車越多,就越能表示這次他們對這次考察的重視,以及投資者的實力。
賓士、寶馬、奧迪、大眾、豐田,在那個年代,雖然這些車型並不是什麼頂級豪車,但每輛車的價格也都在幾十萬,也能反映出這次投資團的實力,用陳近南的話說,是一個“豪華考察團”。
洩洪灣鎮的黨委書記因為身體不好,一直在住院治療,這次也沒有露面,鎮上的所有事情都是鎮長陳近南一手操持,一起出鎮迎接的還有副鎮長喬小喬。當喬小喬把黃東和勾四剛想要投資生態農業的事情告訴陳近南之後,陳近南也很興奮,這些年洩洪灣鎮很少有人來投資,鎮裡也基本沒有什麼像樣的產業,旅遊業尚未成型,而傳統農業無論是給農民還是給財政收入,帶來的收益是有限的。陳近南認為,這些年自己一直原地踏步,和政績平平是有關係的,如果在自己的任期內,能夠讓鎮裡的經濟和財政收入上一個新臺階,那自己肯定還是有希望前進一步的。
萬丈高樓平地起,最初的投資者,肯定是最受歡迎的人。
洩洪灣鎮鎮政府的一輛老掉牙的捷達,在整個車隊中顯得有些寒酸,可就連司機在內,都感覺到無比的驕傲,因為洩洪灣鎮除了上級領導來視察的時候外,很少能有這麼多輛車一起開進鎮政府大院的時候。
雖然考察來了不少人,但多數人是來看熱鬧,壯聲勢的,或者說,來蹭黃東說得老勾家農家飯來的。真正抱著考察目的的,只有黃東和胡興華、勾四剛,所以和陳近南對話的也就這三個人。
大會議室內,陳近南先對諸位老總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之後對洩洪灣鎮的優勢做了詳盡的解說。
陳近南說,洩洪灣鎮與北華的距離很近,在運輸成本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農產品運輸到北華只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完全可以保障農產品的新鮮,而且鎮裡現在對於來洩洪灣鎮投資生態農業的企業非常歡迎,會給予最大的政策扶持,並全權委任副鎮長喬小喬同志,負責溝通具體事宜。
之後,喬小喬也表示,洩洪灣鎮在鎮長陳近南的領導下,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她十分感謝投資商對於洩洪灣鎮的關注,同時也表示很欽佩投資商獨到的眼光,看到了洩洪灣鎮的巨大發展潛力。她一定按照陳鎮長的指示,做好服務工作,讓各位投資商能夠在這裡得到最大的回報。
之後,黃東詳細的瞭解了洩洪灣鎮的 土地保有量,以及農民的年收入,以及在外務工人員所佔農業人口人員比例,以及留守家庭中的主要勞力各個年齡段的構成比例。
有些問題陳近南和喬小喬能夠當時做出解答,有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之後,才能回覆黃東。
在談及胡興華和勾四剛的養殖場的時候,勾四剛簡單的講述了他們的構想,他們計劃在洩洪灣鎮投資200萬左右,建設一個年出欄1萬頭生豬的養殖基地,如果經營得當,回報好,後期會繼續追加投資。
200萬元,對於洩洪灣鎮來說,可是不小的投資,陳近南當即表態,除了在土地使用上的優惠外,鎮政府還將極力幫助投資企業,拿到國家相應的補貼。
之後談到的就是黃東領頭的蔬菜種植,黃東的構想是,他們將用土地租賃的方式與當地農戶合作,每年將按照以前十年內,平均的糧食產量作為依據,折成現金給農民。也就是說,農民不用動手,只需要提供土地,就可以拿到種地所能掙到的錢,另外,農民也可以到種植基地打工,每月按照正常的工費結算。
而種植的蔬菜,將分成兩部分,挑選最精良的,做好搭配包裝,供應北華市內的高階人群,並表示目前已經有很多人對這種供應方式表現出興趣。另外的蔬菜,將與北華市幾大蔬菜批發商合作,供應吉省的各個市。
雖然黃東還沒有談到投資金額,但陳近南作為多年的老鎮長,已經看出來,這兩家企業做的肯定不是一錘子買賣,因為無論是養殖,還是種植,先期的投資都不小,而且後期肯定會加大投資力度。鎮裡不僅有了相應的財政收入,而且,還能解決不少人的就業問題。
更重要的是,對於很多農民來說,和種植基地合作,還像以前一樣幹活,卻可以拿到兩份收入,一份是來自土地的費用,一部分是來自工費,洩洪灣鎮勤勞樸實的農民,一定會感謝鎮長為他們謀求的福利。
今天的交流,只是意向性的接觸,很多細節還有待以後逐步的商榷,黃東告訴陳近南,近期會做出相應的計劃書,上報給鎮政府。陳近南也表示,鎮政府將給予他們政策上最大的支援,並且負責與合作農戶的溝通。
黃東偷偷告訴喬小喬,過段時間,將會有一個專門負責此事的人來和她溝通具體細節,目前這個人由於家裡有點事情,所以這次沒有參加考察。
黃東說得,當然是林楓兒。
投資意向達成後,在陳近南和喬小喬的帶領下,一行人在洩洪灣鎮的周邊做了實地考察,黃東和勾四剛、胡興華商量之後,大約選好了一個位置,就洩洪灣鎮的上窪子村。這裡和洩洪灣鎮連為一體,幾乎沒有分界,不僅運輸方便,而且這裡的水源充足,無論是養殖業和種植業,都是最佳地點,這只是三個人初步的想法,下一步還會聘請專業人士,做最後的評估。
考察結束,一干人等才回到了鎮裡,勾純孝早已在鎮政府恭候了,勾四剛來之前就告訴他,這次還是要去他家吃飯,讓嫂子找些人幫忙,多做點好吃的。雖然陳近南說鎮上的飯店去已經準備好了,但勾四剛和黃東一再堅持去勾純孝家,陳近南也只能跟著他們去。
其實,勾純孝倒是很樂意招待這些人,除了可以小小的炫耀一下外,勾四剛也不會白白佔“罐頭哥”的便宜,每次給扔下的錢,都夠這些人吃好幾頓飯的了。
豪華考察團,順利的完成了考察任務,酒足飯飽之後,開心的回程,這是黃東第二次來到洩洪灣鎮,很快,他將會第三次來到洩洪灣鎮,而厄運也會在他第三次的到來降臨到他身上,福禍相依用在這事上,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