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傳來熟悉的水浪聲音,寧休在一塊石上,清醒了過來。
冬日的陽光照在身上,有些溫暖,知覺也隨著漸漸恢復。
“你醒了?”就在這時,一個聲音響起。
“誰?”寧休抬其頭,只見一堆人圍著他,每個人臉上或多或少都掛著擔憂之色。
看到這些人的穿著打扮,寧休明白自己該是回到了現世。
“兄弟沒事吧,方才那麼大的浪都沒打死你,你真是福大命大啊。”
“大浪?”
“是啊,我還是頭一次在非漲潮期,看到錢塘江如此規模的大潮,嚇死我了。”
寧休回首望去,身後恰好正是錢塘江。
他若有所思,站起身來,向眾人道了一聲謝,轉身離去。
走了遠了,依稀聽到身後眾人好似仍在討論著什麼,只是如今他一門心思全然不在這裡,因此並未注意到這群人討論的物件是一個消失的女生。
......
回到白雲觀後,寧休開始回想此次經歷。
他只記得自己看到大潮時,身體本能地想要去將那個大潮給擊碎,至於之後的事情竟然絲毫都記不起來了。
只隱約感覺到,後來在那錢塘江上發生過一場大戰。
“算了,不去想他。”寧休皺了皺,站起身來。
多思無益,眼下還是要放眼未來。
入道,顧名思義就是終於正式踏入修行之門,走在了修行之道上。
到了這一步,已然脫離凡俗,一舉一動皆能引起天地共鳴,甚至能夠呼叫少有天地之力,對天地法理隱有掌控。
至於之後的路要怎麼走,人修一世,大道三千。
入道整個大階段,就是修行者不斷調整自身內天地與外天地交融,從而確認自身道路的過程。
修行者之所以絕大多數都止步於練氣,除了自身資質、修行資源等原因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了一顆無所畏懼的心。
心,無所畏懼。
身,方可一往無前。
如果連踏入這扇門的勇氣都沒有,那之後的路又將如何走下去。
至於說如何才能讓心無所畏懼,這完全因人而異。
有人入道,需入山林,有人入道,需觀天地,有人入道,需入紅塵。
而寧休觀大潮,搏滄海,一朝入道。
......
在幻境位面中,寧休觀錢塘大江,日夜不綴。
心有所悟,創出了一個功法,他將其命名為“搏滄海”,只是目前而言還遠不成熟。
因此接下來一段時間裡,寧休都悄然隱身於錢塘江中修行。
十幾日後,一個寂靜無聲的夜晚。
平靜的錢塘江忽然起了波瀾,江面上一圈圈漣漪往外擴散旋轉,竟是形成小型的漩渦。所幸此時正值深夜,並未有船隻經過。
而江底下,寧休盤坐在哪裡。
就在這時,他忽然昂起了身軀,口中發出一聲怒吼,雙臂向外展開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