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然成就化神,短時間內也不需要再耗費太多宗門之力來供養自身,索性花費更多心思在中下層弟子。
今日之煉氣,未必見得不是明日之築基,而今日築基,未必見得不是明日之結丹。
如此不斷成長,代代相傳,我宗強者高手就會層出不窮,將來真正劫難降臨之時,自可相互扶持!”
聶英智聽著李柃所言,發現他一直以來也在履行著這一理念。
八百年間,宗內已然擁有池英庭,佟大全等元嬰層次的戰力,結丹境界也在逐漸誕生數十以計的高手,築基高手更是多達數百。
如若能夠在下一個千年把築基數量提升至數千,那麼擁有對應的倍數的結丹,元嬰,不無可能。
在有化神大能鎮世的前提下,結丹,元嬰是非常有用的。
因為化身老祖是個極好的戰略威懾力量,彼此不動的前提下,真正爭鋒的主要棋子都是那些人。
中下層修士足夠強,數量足夠多,是非常佔便宜的。
有了理念,想要實施,也得有個好的方向和路線,以及確實行之有效的辦法。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執行的人。
……
在高層的有意引導下,莫清恆等一幫人鼎革履新,在宗門傳功授法的教育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
他們主要的作為,是技術上的更新換代。
過去生澀難懂,而且實際操作傾向於修煉功法的眾妙化香訣,終於徹底退出了學院教育的內容,取而代之的是後世誕生的那些香道之法。
當然,作為老祖親創和擅長的功法,它仍然極具紀念意義,可以作為真傳弟子自行選修的秘法傳承內容。
新世代的積香宗弟子以研修《萬香圖譜》和香道化合之法為根本,輔修聞香生息訣,鑑定之術等等內容。
如此一來,難易梯度愈發平緩,道途的整體難度又再有所下降。
實在資質悟性不夠,無法築基結丹之人佔據了修仙界底層的絕大部分,積香宗並沒有將其棄之不用,反而想盡辦法加以栽培。
說到底,是李柃並不認為教育是淘汰,篩選的機制,而是成長的機制。
對於維護社會穩定,抱殘守缺而言,淘汰篩選,維持金字塔式的結構非常重要,但對成長髮展而言,那種模式反而是個阻礙。
這些人為宗門和修仙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低階香品,很大程度上支撐著整個香道的繁榮。
而當中一些香品,甚至支援了築基真傳的誕生。
畢竟,人都是需要修煉資糧的,不可能要求他們輕輕鬆鬆就能百日築基,不靠那些天材地寶。
莫清恆等人做到了這一地步,仍是無法兩全其美,因此,也不可避免的面臨了選擇。
好在李柃此前就已經有意把弟子晉升的問題轉變成為一個經濟問題,好比說一名修士,資質不夠,要消耗十枚築基丹才能成功,而普通天才,一枚就夠。
換成傳統宗門,當然是遵循著優勝劣汰的原則,只讓天才晉升,其他築基丹保留下來照顧其他天才。
這樣的思路,大體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卻忘記了一點,那就是需要消耗十枚築基丹的人也有可能是其他意義上的天才,令得其築基,有可能產生數十枚,上百枚築基丹的價值!
反而那些個只消耗了一枚築基丹的天才,可能在築基境界就要吞吃更多晉升結丹的資糧,仍然無法晉升。
而且,等到他們成為了宗門中高層,掌握著分配權力,也未必見得會再遵循過往的分配原則。
他們仍然還會認為自己是優秀的天才,不肯承認泯然於眾的事實。
積香宗在此進行了更多的綜合考量,把李柃過去所曾生出的一個理念變成現實,那就是更多中下層站起來,相互制衡,約束,以杜絕宗門資源的過度集中。
要把更多的因素和條件都納入考量,進行更加高深複雜的判斷,而不是僅憑一二條件就武斷區分有用和無用。
這是他在凡人時期就懷有的初心。
因為,他也是從“無用”的凡人過來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