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卼尊者當然不會承認,他有他的大道理:“獅族那邊,妖皇尺績他們已經廣結盟友,統合狼族,象族,鷹族等多個妖修部族共同對付虎族,虎族形勢愈發不妙,倘若再死那麼一兩個妖皇,那才是真的全盤皆輸啊。
本來不應該我等親自下場的,但事到如今,只能從權,你們到妖皇禺婪身邊協助他吧,我依舊親自盯著司辰元光星君。
眼下沒有那麼多閒工夫理會巴山君之事,就先饒過李柃豎子一回吧!”
“尊者英明,謹遵尊者法旨!”
業恒生等人應諾道。
不知為何,想想都暗鬆了一口氣呢。
……
事實證明,連卼尊者那邊所言雖是託詞,但這幾日,獅族的妖皇尺績,澤遲,陽患,還有豹族的妖皇夤吾,象族的妖皇刌牙等一眾強者聯合起來,歷數巴山君暴政數大罪過,聲討虎妖,誓要一鼓作氣,把整個虎妖一族趕下臺,也的確是使得巴山妖國的形勢一下緊繃起來。
獅族和虎族之間的矛盾,就這樣因著巴山君之死被推到了臺前。
巴山妖國,獅族封疆,申山原中,妖皇尺績召請新舊盟友,萬壽尊者和洪雷在司辰元光星君的牽線搭橋之下留了下來,作為顧問幫襯一二。
他們已經在私底下商量妥當,倘若獅族成功上位,必將大力推行親近萬壽殿的大政,徹底改變過去封閉保守,敵視人類的做法。
司辰元光星君也在此時點撥了一番眾人當前形勢的關竅。
“妖神宮名為妖族聖地,在整個巴山妖國擁有著超然的地位,你們獅族,豹族,象族的老祖宗都在那裡,虎族的老祖宗自然也在那裡。
但不必擔心,妖神禺臼他暫時下不來,也不敢下來,因為眼下大勢還沒有到那一步,這等存在親自下場,沾染無窮因果,想要再重新上去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敢問真君,這當中有什麼關竅?”
“呵呵,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但與其說妖神宮是聖地,都不如說,是個避難所,那些妖神們都需要以此避劫消災,躲避報應,似這等世外洞天和安居之所,才是未來大劫降臨之際,贏得一線生機的關鍵啊!”
萬壽尊者等人聞言,盡皆心中一動。
其實世外洞天是避劫消災之所的說法,他們早就略有耳聞。
但究竟為何,從來沒有個具體的說法,難不成未來大劫之際,整個世界都要如同洪水氾濫,而世外洞天則是舟筏,可以行於洪水之上,不至於為其所吞噬?
萬壽尊者嘗試著提出這個問題,司辰元光星君道:“然也!你們都是有德真修,也該是時候知道一些自古以來就流傳在各方強者之間的秘辛了。”
眾強道:“還請星君指教。”
司辰元光星君道:“都說洞天福地,洞天福地,真正關竅,豈止於洞天福地之內有空間,有礦脈,能夠如同桃源勝地,自成格局這麼一說?
實不相瞞,它真正的作用,是開闢一方世界,躲避天地大道所發殺機啊!
方才的洪水與舟筏之說,有那麼幾分意思了。
在本座看來,紀元更新更像是一種類似氣候變化的機制。
天地自然有時節,晝夜不息,四季輪轉,故而成住壞空,不斷迴圈,天地之間的靈蘊和元氣也有清氣上升,濁氣下降的規律。
倘使天地各安其位,陰陽各守其分,凡民修士不相爭,遇事順其自然,隨遇而安,這世間大抵不會有什麼爭鬥,沒有爭鬥,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業障,因果,報應。
但……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眾強若有所思。
司辰元光星君繼續道:“人心若有不平,就會厭靜生動,無分善惡,皆引其咎,久而久之,清濁同流,劫業和一,使得整個天地自然都腐朽墮落,變得不再適合當世的修仙之道。”
言盡於此,尺績等妖皇不免想到了巴山妖國近來的形勢,不由得若有所悟。
“我們獅族和虎族本來都是貓族後裔,一起戰勝了犬妖,獨霸聚窟,而今又要骨肉相殘……
這未嘗不是紀元末劫的發端之一啊。”
“陛下謬矣,虎族自認正統,可不承認我們獅族。”
尺績嘆息一聲,悲天憫人道:“唉,貓貓相報何時了啊!我當為新任巴山君,了結此間因果。”
諸強肅穆,盡皆深以為然。
所謂劫業,豈不正是從“沒完沒了”幾字而來?
於是道:“看來得盡誅虎妖,勿使有所反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