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好說,我早已有所準備!”
新任城隍的請求,李柃滿口答應。
於是,煙波國上下再舉法會,濃烈香氛持續氤氳各處,又再誕生一批香火神靈。
按照李柃提議,趙斌一口氣拔擢多位戰死鎮守使,封為掾吏,功曹,文書,巡捕,整個城隍體系的架構終於被撐了起來。
那些大多都是這些年間戰死的修士,也算是對他們的親友故舊有所交代了。
以李柃所見,他們仍然還是陰神之屬,本質與鬼仙其實相差不大。
蓋因地祇多是陰神之流,需得受籙於天,才能轉正神仙,除這受籙所得的天庭編制之外,區分孤魂野鬼與神道官仙的關鍵,就是香火與功德。
惡鬼之流,掠食陰炁,甚至墮落至以血肉,生魂為生,處於下下。
尋常邪靈鬼魅,尚未徹底惡墮,處於下中。
再就是新鬼之流,雖然孱弱,卻有一絲殘陽尚存,處於下上。
在此之上是享食香火的草頭神,以及自身精神強大,能以法力庇護的陰神,鬼仙之流,各以陰陽氣蘊純度,分處中下,中中,中上。
而上品者,當屬天庭冊封,功德鑄身,乃至於歷劫還陽。
當然,這是天庭的標準,換成冥道中人所見,自然有所不同,肉身成神者又在另一序列。
李柃還發現,趙斌事死如生,著重鄉梓,招納了一大批本土新鬼為草頭神。
對此,趙斌解釋道:“真君也知我等有功德庇護者才是正神,餘者若有修為法力在身,也可提高流品,但那些凡庸之輩,奈之若何?
就算入了神道,也不過是疍吏之流,幹些幫閒活計罷了,指望天庭將其納入編制並不現實,還得靠本土凡民支援呀。
這些本鄉本土的人,多有子孫親人供祭,平常託夢,還願,顯靈辦事也方便得多。”
“那倒也是。”李柃深以為然。
道天地人的體制之中,執掌地面的城隍體系,幾乎就是在照搬現實人間的諸多規矩。
一地官長,擁有神職在身者,充其量也就是寥寥數味而已,其他都是依附於這些正神麾下的疍吏,幫閒。
這樣一來,就愈發凸顯香火和本土聯絡的重要性了。
……
冬去春來,旬月法會再次舉行。
各方香市屢番舉行大型盛會,香氛持續不斷薰染人間,令得諸邪退卻,清靈大盛。
李柃也久違的親自研究神道諸香,儘快拓展這一體系之下的實用香品。
又一日深夜,圖臨港,空無一人的街道中,忽的金芒大盛,人影湧現。
這是城隍出巡,隨從護衛跟著一起掃蕩群邪。
很快,趙斌就在城東一角的某處陰暗地窖裡發現兩個新鬼。
這些年來,煙波國屢遭魔難,各方修士往來,肆意殺人,連帶著天災人禍,死傷慘重,至今都還有此前隱患未曾來得及徹底清理。
荒山野嶺中,枯井地窖裡,冒出那麼一兩個孤魂野鬼實在太正常了。
他這新任城隍,就是用來治理此間陰世,杜絕冥宗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