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門法度嚴明,兼顧公平,不同出身,成就的弟子,都可以遵循這個原則進行安排。
所以,如今給池英庭安排清貴的身份,定為傳功長老,道統繼承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長老會首座一職是讓人浮想聯翩。
此前早就有傳聞,說是李柃結丹圓滿,將行突破,而且很早以前就已經半隱退,把宗主權位傳給了聶英智。
如今連長老會上的擔子都卸了,是否會有更進一步隱退的打算?
或許,今後整個宗門就真的要由二代弟子,雙英六傑來執掌了。
……
此後,一番大慶,宗門人事隨之變遷,李柃果然大刀闊斧對門下進行了系列革新,明確了以長老會為首要決策機構,宗內各門自治的香道勢力體系。
宗主天然便是長老會成員之一,但並非大權在握,乾綱獨斷。
首座長老也只是名義上的尊位,更多是重在道統傳人的身份,注重道統方面的事情。
這裡有分權,有制衡,力保最大限度維持同階弟子之間的均勢。
當然,李柃設計的這一套宗門制度也只能止步於此。
他不可能確保其萬世永續,不會被後世的香道弟子玩壞。
但是,維持個幾百上千年,在二代弟子這一批人當中確保宗門和香市的有序穩定執行,利益分配同樣和諧,完全不成問題。
只要宗門自身不出問題,以香道弟子為核心的香市經營和附庸體系也能借著慣性執行。
李柃在這期間多次召見池英庭,彼此印鑑他所自創的浮香訣,萬香化虹篇兩法,發現前者的確是借鑑自己眾妙化香訣所發明的化香之法。
但和自己功法不同的是,浮香訣重在技術性質的香魄變化,乃是由神通及法術的普及化思路。
它本質上不如眾妙化香訣精妙,但卻可以作為普及和通傳的功法,大利於普及。
“至於這萬香化虹篇……似乎也借鑑了我的香神觀想法,同樣可以作為延伸至下層的階梯。”
他愈是深入探究,愈發讚歎。
“這幾乎都可以替換原來的香神觀想法,作為香道結丹之前奠定基礎的法門了。”
池英庭道:“不錯,師尊,我這門法訣是就是為了方便參修法相而設的,當中借鑑了本道香神觀想,以及法道《心相經》,《通幽心印》,《氣蘊化象》諸般法訣,本質上都是憑藉法力變化擬造香神,但是形式上更加趨近於法道現有的東西,可以借鑑更多現成神通與法術來完成。
如若將此功修煉至圓滿大成,應該便能順利修出法相,實證香神了。”
看著一臉肅穆和自己交流論道的池英庭,李柃欣慰感嘆道:“你的思路不錯,過去是我聞香天賦太高,忽略這個問題了。”
其實香神觀想法只解決了不能感知香魄之人聞香觀想的問題,但在技術細節上,還是不如這一《萬香化虹篇》的。
池英庭聞香天賦極高,但卻還是不如李柃,反而能夠注意到這個關竅,統一將通感移覺觀想出來的香神歸納成為世間諸色。
如此一來,低階弟子便不必具現香神,不必辛苦觀想,而是直接享用其成果。
它的修煉難度必將大降,而且可以演化成為種種使用的攻伐法門和戰鬥之法。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它還能跟後續的香神修煉無縫連線,乃是同一體系之下的過渡功法。
李柃當下道:“我授予你編撰權柄,由你來完善《香道大典》,務必打通凡人,煉氣,築基,結丹諸境界,而後我再實證元嬰,便可將香道一途證道法門推導完善……”
池英庭肅然道:“此為弟子之幸,必不負使命。”
李柃老懷大慰,道:“如此一來,我也可以放心離開此間,去往各方遊歷探尋了。”
池英庭微愣,問道:“師尊,你去遊歷作甚?”
李柃道:“其實經歷離膺一事,我愈發感受到了自身晉升之時機到來,若得地香之助,必然證悟。
而地香,本質上就是天地之間所生的天材地寶,乃是天地靈蘊藉香品而顯現,呆在一地難以見識。
故此,乾脆借你成長之機離開這宗門基業,以逍遙散修身份到處走走看看。”
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