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柃也不玩什麼三辭三讓的把戲,面露微笑道:“既然大家盛情難卻,李某也就只好當仁不讓了。
還請諸位放心,只要我李某一日還在這北海,守護此間安寧,維護和平穩定,就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請在座諸位道友共勉,同心協力守護北海!”
“說得好!”
“李宗主義薄雲天,正道有福了。”
“是啊是啊。”
眾人興高采烈,盡皆說道。
就這樣,李柃明明沒有提出任何辦法,解決任何問題,但卻得到了幾乎所有來賓的一致擁護,公推為北海分舵征討海盜的總盟主。
金錢會尚長老,總會掌寶使裴清光等強力人物也分別以親自趕赴,或者派遣使者與會表示了鼎力支援。
只因各方苦海盜已久,迫切希望能夠儘快解決這一問題。
這就是眾望所歸,人心所向。
北海真的不能再亂下去了,亂越久,損失越大。
在這一點問題上,分舵和總會也是有共識的。
“英智,看到了嗎,這就是古人養望之故智,正所謂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有的時候,並不見得需要你當真解決什麼問題,只要讓別人覺得你能解決那些問題就可以了。
這些年間北海一直烏煙瘴氣,各方期盼儘快恢復,出現首領牽頭,是在所難免,但這首領也分層次,群龍無首之時,修士何嘗又不是和那些求神拜佛的凡人一樣,見到什麼救命稻草都想抓住?”
“可問題終究還是要著手解決的,坐到了這個位置上,就得發揮作用。”
“這個反而不難,難的是聚攏人心,他們迫切希望解決問題,這便是所謂的人心可用,你若想要成為合格的宗主,必須學會在正確的時候出現在正確的位置,還有就是充分利用眾人之智,眾人之力……”
聶英智坐在下首,看著臺上師尊一邊侃侃而談,訴說自己對付海盜,平定北海的方略,一邊向自己諄諄教誨,密語傳授統領群雄的經驗,心中敬佩之餘,也不由大為感慨。
他現在才算真正明白,什麼叫做拜神不如拜己。
自己的師尊養望多年,關鍵時刻站出來出來主持大局,將會擁有調動群雄的實力!
而當這些力量用之於實現願望,那便是宛若神蹟般的犁庭掃穴,解決問題。
他隱隱約約把握到了此間的奧妙。
李柃朗聲道:“諸位,對付海盜其實不難,我擬將眾結丹,築基分成不同組別,分別針對大海上興起的所謂海盜王進行剿殺,力求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之人,對於膽敢上岸,據地發展者,更將發起重點打擊。
與此同時,所有黑市與暗中勾結海盜者,亦殺無赦……”
根據這些年間征戰的經驗,海盜賊人們最為難纏的地方無非便是在於立足草莽,行蹤難定,修士們各自都有自家基業要守,不可能長期追蹤剿殺。
但這一點,恰恰是李柃重點關照之所在,他有夢境迴天大法和神魂出竅之術,完全可以憑著一己之力同時鎖定多方海盜。
當他下定決心的時候,就能以超凡強者的力量對那些海盜發起跨越數個大境界的無情打擊。
這是李柃獨有的優勢,恐怕就連總會的那些商會元嬰們都做不到。
這也算是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了,單憑些許心計,或能掌控局面一時,但很快就會重蹈馬萬寶的覆轍,坐不穩這個盟主位置。
又道:“在此之後,迅速恢復航路,平抑物價,重新建立起安寧穩定的商業秩序,無疑是重中之重。
散修們沒有上進之途,各家的供奉客卿也缺乏經濟來源,同樣會走上打家劫舍的老路,我不希望看到那樣的局面。”
他還有一句話沒有說的是,就連在座的各方勢力,也會時不時的趁亂打劫一番,補貼家用。
這是比實際征戰還要更難的部分。
如若想要真正解決北海修仙界的問題,一起走出紛亂的泥潭,各家也得配合著才行。
眾人隱隱聽出了李柃的暗示,一時間,也在各自思量,今後應該何去何從。
商定大事之後,這群商會的分舵高層們展現出了前所未見的雷厲風行,各自準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