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友,你竟親自過來,真的是太好了。”韓康見到李柃,面露喜色。
戚長老卻是饒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默然頷首。
“如今情況如何,這邊的商會隊伍有沒有準備出發?”李柃明知故問道。
“暫時還沒有,我們正等著道友把茶蕪香送來,好應對裡面的太歲孢子。”韓康說道。
“說到此事,李道友此前來訊說已經煉製好了?”戚長老問道。
李柃道:“幸不辱命,第一批茶蕪香已經順利完成,我在路上也添置了一些半成品,假以時日,第二批都可以完成。”
這些全部都是商會訂購的,因商定合作的緣故,並沒有工錢。
但李柃並不用自己出材料,也獲得了小欖島上和九靈門中的那些利益,算起來反倒比一般的委託煉製划算多了。
李柃把自己煉製出來的成品取出,滿滿上百份各自以瓷瓶分裝,擺在兩人面前。
戚長老傳音召來兩人,下令道:“這邊留下二十瓶,其他的都分發下去,按照之前傳達的指令分配使用。”
“是!”商會執事即刻照辦去了。
做完這些,戚長老隱晦道:“我們的人已經做好準備,等到前邊探明情況,就可以出發。”
所謂前邊探明情況,便是那些投石問路的石子傳回結果。
這幾日間,他們都是以蒐集情報為主。
都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些前期的準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可以極大降低他們進入裡面的風險,還能切實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不至於盲目而動。
“李道友遠端而來,稍事休息吧,不過若有時間精力,還是要抓緊時間繼續趕製此物。
超出議定份額的,我們奇珍樓都按照市價收購,數量上不封頂。”
戚長老又再說道。
茶蕪香是好東西,除了用於解決這次事件,他們還打算趁機會囤積一批,以備不時之需。
李柃點了點頭:“第二批預計二三個月就能完成,希望石璣子沒有那麼容易得逞吧。”
說到這個,戚長老不禁問韓康:“依你之見,他要花費多久來完成這場祭煉大丹的典儀?”
韓康遲疑起來:“眼下具體情況還未知,我也無法判斷。”
戚長老看了看他,略帶不滿:“幾天前你就這麼說,如今見到了裡邊的情景,怎麼還是這樣?”
韓康尷尬不已,這要是換成多疑的,說不定就懷疑他有意袒護自家師尊了,但他的確不知。
這個李柃反倒要幫他說話了:“戚長老有所不知,煉丹製藥就和我們調香制香一樣,各分品相和時機的。
好比如今已經開始流傳開來的信靈香,甲子日攢香品,丙子日碾,戊子日和於一處,庚子日丸成,供於天壇之上,壬子日裝入葫蘆掛起,完備的流程,是足足六十日,二個月時間。
而有些香品,如龍涎香之流,需在抹香鯨體內醞釀多年,海中漂流足足上百年,數百年,方始結成。
也有如我現在所煉茶蕪香,手頭留有半成品,配合貴樓所提供的靈材,數日乃成,但第二批就要從頭開始,花費近百日。
我料想煉丹也差不多,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從七日,三十六日,七七十四九日,九九八十一日至年餘,數年不等,並不能夠一概而論。”
韓康道:“李道友所言甚是,我也要看清楚了師尊採用的煉丹手法和大致安排,才好下定論。”
他說到這裡,卻又忽的遲疑起來:“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