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只是些皮外傷,看起來嚴重,但沒有傷及內臟,只是失血過多,我去揀點補血的藥給她補補,很快就會好的。”小枚恭敬的回道。
“行,你去吧!”老者揮揮手。
小枚俯首退出關好門。
老者開啟皮具,裡面是大小不一的銀針和刀具,抽出一根銀針刺在百會穴上,另一隻手放在邵赫軒耳後的耳門穴上,閉著眼睛仔細感受著指尖那細微的變化。(申明,本人不是學醫,這部分純屬個人捏造,順應劇情。)
直到感受到那細微的波動後,迅速將針收回。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命中註定嗎?”老者嘆息命運的安排。
“嗯……”
“師傅……”
“丫頭醒了。”
米娜側頭看到邵赫軒躺在身邊,心安,轉頭面向老者。
“師傅,他還有救嗎?”
“丫頭,能告訴我他的身份嗎?”
“他是我男人,孩子的爸。”米娜側頭看了一下,語氣堅定的說。
“冤孽啊!”
“師傅,你說吧,我能承受得了。”
“他其它都是小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他腦子裡的那個蟲子。”
“蟲子?……是蠱嗎?”
米娜遲疑片刻後問道。
“不錯。”
“蠱是一種人工施以特殊方法,長年累月精心培養而成的神秘物體,可以大可小,一般為動物,動物類的一般兩隻為一對,但也有極少類為植物。”
“蠱的種類大致分為十三種:螭蠱、蛇蠱、金蠶蠱、篾片蠱、石頭蠱、泥鰍蠱、中害神、疳蠱、腫蠱、癲蠱、陰蛇蠱、生蛇蠱、三尸蠱。”
“金蠶蠱的害人:能使人中毒,胸腹攪痛,腫脹如甕,七日流血而死。
篾片蠱的害人:是將竹篾一片,長約四五寸,悄悄的把它放在路上,行人過之,篾跳上行人腳腿,使人痛得很厲害。久而久之,篾又跳入膝蓋去,由是腳小如鶴膝,其人不出四五年,便會死去。
石頭蠱的害人:將石頭一塊,放在路上,結茅標為記,但不要給他人知道。行人過之,石跳上人身或肚內,初則硬實,三四月後,更能夠行動、鳴啼,人漸大便秘結而瘦弱,又能飛入兩手兩腳,不出三五年,其人必死。
泥鰍蠱的害人:煮泥鰍與客吃,食罷,肚內似有泥鰍三五個在走動,有時衝上喉頭,有時走下肛門。如不知治,必死無疑。
中害神的害人:中毒後,額焦、口腥、神昏、性躁、目見邪鬼形,耳聞邪鬼聲、如犯大罪、如遇惡敵,有時便會產生自盡的念頭。
疳蠱的害人:將蛇蟲末放肉、菜、酒、飯內,給人吃。亦有放在路上,踏著即入人身。入身後,藥末粘在腸臟之上,弄出肚脹、叫、痛、欲瀉、上下衝動的症狀來。
腫蠱的害人:壯族舊俗謂之放“腫“,中毒後,腹大、肚鳴、大便秘結,甚者,一耳常塞。
癲蠱的害人:取菌毒人後,人心昏、頭眩、笑罵無常,飲酒時,藥毒輒發,忿怒兇狠,儼如癲子。
陰蛇蠱的害人:中毒的,不出三十日,必死。初則吐瀉,然則肚脹、減食、口腥、額熱、面紅。重的面上、耳、鼻、肚有蠱行動翻轉作聲,大便秘結。加上癲腫藥,更是沒有治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