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楨忙吩咐道:“快宣!”
“夫君你先忙,妾身先行告退。”
見他有政務要忙,趙富金識趣的離去。
不多時,袁工匠匆匆邁步走進大殿,躬身見禮:“見過陛下。”
看著他滿頭大汗,韓楨吩咐道:“賜坐,上茶!”
“多謝陛下。”
袁工匠受寵若驚。
待袁工匠坐下後,韓楨問道:“幾時回來的?”
“微臣方才回京。”
“軍工所如何了?”
“回陛下,軍工所再有兩個月便能完工。”
袁工匠說著站起身,從袖兜中取出一副輿圖,展開在堂案上,講解道:“陛下請看,此處是火藥工坊,位於軍工所腹地,東邊臨河的是軍械研究所,南北山腳是工匠住所,西邊則是駐紮士兵的軍營衛所。”
原先韓楨是打算將軍工所放在開封府周邊,可袁工匠率領一幫大匠轉悠了一圈,愣是沒找到合適之所。
最後經過商議,決定安置在泰山山脈之中。
天然環境隱蔽,加上山東又是韓楨的大本營,放在泰山山脈更加放心。
至於交通與運輸問題倒還好,畢竟軍工所是軍械研發中心,不是軍械製造的地方,只負責火藥生產和軍械研發。
軍械製造,另有青州與其他軍械作坊負責生產。
韓楨對軍械所設立了賞金制度,大力鼓勵匠人創新,別怕浪費材料,有靈感,有好點子,立刻投入實驗。
不管是火藥,還是火炮,還是石油,又或是其他軍械,只要研究出突破性成果,便有豐厚的賞賜,甚至封妻廕子。
這筆賞金不走國庫,由內帑支出。
如此一來,便能提高軍工所匠人們的研發熱情。
等往後工學院建造完畢,便能給軍工所源源不斷的輸送人才。
韓楨輕笑道:“待建成之後,朕會親自去巡視一番。”
“陛下,臣此次回來一是探望家眷,二來則是請求撥款的,主要是泰山山脈險峻,開鑿道路花費頗大,這是工程賬目,請陛下過目。”
袁工匠說著,又取出一份摺子呈上去。
接過後,韓楨只是隨便翻看了幾眼,便問道:“還差多少?”
袁工匠搓著手道:“再有一百萬貫,差不多就夠了。”
聞言,韓楨大手一揮,提筆寫下一份手諭,遞過去道:“朕給你一百五十萬貫,去找太府寺拿錢。”
“多謝陛下。”
接過手諭,袁工匠喜笑顏開的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