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帶著詩詞古籍,也得一齊改。
參加科舉之時,更是小心翼翼,生怕犯了避諱,寫了不該寫的字,導致名落孫山。
“陛下英明!”
一時間,所有朝臣紛紛跪地,行大禮叩拜。
只因他們也都苦國諱久矣。
舉個例子,大臣在進言上奏之時,每個字都要斟酌,因為不能犯了避諱。
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兒,有時候一字之差,傳達的意思很可能就截然不同。
劉錡挑了挑眉,滿臉敬佩道:“到底是官家,這份心胸和氣魄,俺佩服的緊。”
“確實。”
韓世忠點頭附和。
制定好國號這些後,接下來該商議內政了。
劉昌唱喏道:“各部院有事進奏,無事禁聲。”
“臣,有本要奏!”
話音剛落,徐存便站了出來。
韓楨問道:“何事?”
徐存問道:“陛下,國子監受教育院統轄,該如何處置?”
韓楨心中早有腹稿:“國子監由上到下,開展科試,淘汰魚目混珠的庸才,保留少數精英。同時,醫學、農學、工學、算學四門學院從國子監剝離,成立單獨學院。這四所學院,乃興國之本,畢業學子由工科院、太醫局、農學院進行對接。此事,教育院自行規劃,寫一份詳細的摺子,屆時交由內閣審批!”
“其餘學科取締,併入太學之中。”
“臣領命!”
徐存躬身應道。
說起醫學院,韓楨倒是想到了甚麼,問道:“太醫局提舉孫旺何在?”
北宋的太醫局是醫政與醫學分立,太醫學歸屬國子監,為最高醫學教育機構,負責培養醫學學子,下轄大方脈、風科、小方脈等九科。
“微臣在!”
人群中鑽出一名老者。
韓楨吩咐道:“太醫局改為太醫院,對接醫學院,統轄治下所有醫館,開館行醫者,需透過考核,持證方可行醫,防止庸醫害人。廣納天下名醫,願獻出藥方,出書立傳者,授予官職爵位。具體如何規劃,回去後寫份摺子呈上來。”
還是老樣子,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來做。
他只負責提一個大致方向,剩下具體細節,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孫旺面色為難道:“陛下,醫館考核之事,怕是不易。如今大夫稀缺,百姓能有醫者治病,已是幸事,哪裡會管是否持證。”
聞言,韓楨也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些超前了。
正如對方所說的,這會兒大夫稀缺,往往一座縣城裡,只有兩三家醫館,百姓看個病都得排號,哪裡還會挑三揀四?
念及此處,韓楨點頭道:“醫館考核之事暫且擱置,其他事情你多上些心。”
“請陛下寬心,微臣省的。”
孫旺心頭大喜,看官家的樣子,顯然很重視太醫院,往後的日子好過嘍。
PS:不好意思,這兩天家裡寶寶病了,咳嗽的厲害,帶去醫院做霧化,所以更新晚了點,抱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