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楨問道:“如今軍中有多少門攻城炮和野戰炮?”
劉錡答道:“五十門攻城炮全部交付,但野戰炮只有三十八門。”
“三十八門……還是太少了啊!”
韓楨微微嘆了口氣。
野戰炮產量低,不單單是工藝落後的問題,還有原材料。
不是所有的鐵礦,品質都好。
也不是所有煤炭,都適合冶鐵。
事實上,國內的煤礦質量普遍都不太行,水分多,含硫量偏高,這樣的煤在燃燒時熱值不高。
而質量好的煤炭,大多數都分佈在山西。
山東滕縣(棗莊)的煤還算可以,但也僅此而已,一批煤往往需要從中精挑細選,才能用作煅燒野戰炮,如此一來,產量又如何能高呢。
按照這個進度,到明年這個時候,最多也就只有兩百門。
而且,還需分出三五十門安裝在水師的神舟戰艦上。
劉錡贊同的點了點頭,語氣惋惜道:“是有些少了,若是有個一千門,明日俺就能率兵打到會寧府!”
一千門?
韓世忠撇撇嘴:“明年夏收時,能有兩百門就不錯了。”
一旁的吳璘忽地開口道:“為何如此篤定金人會在明年夏收時南下?俺若是金人,定趕在夏收前兩三個月集結兵力,打趙宋一個出其不意,待進入中原後,就糧於敵。”
“有道理。”
吳玠先是附和一句,旋即又說道:“其實金人南下與否,糧草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天祚帝。遼國不少降將與貴族,看似恭順,實則蠢蠢欲動,旁的不說,就說那耶律大石,也算是一代豪傑,怎會甘當金人走狗。因此天祚帝一日沒抓到,金人便一日不放心。”
“只有平定國內之後,金人才敢放心大膽的南下,否則大軍在外征戰,遼國降將、貴族突然暴起,金國會在頃刻間四分五裂。”
韓楨沉聲道:“不管怎麼樣,我們的時間都不多了,滿打滿算也只有半年時間。火器只是錦上添花,士兵若不行,如同孩童持利劍。這段時日,你等加緊操練。”
“末將領命!”
劉錡等人齊齊拱手應道。
韓楨似是想起了甚麼,叮囑道:“對了,過段時日會有一批水師將士前來軍營學習火器使用方法,此事就交予劉錡負責。”
前幾日即墨傳來訊息,船塢即將建成,馬上便可以投入使用,建造神舟。
而水師六千人的編制,也已經招募完成。
因此,韓楨下令讓匡子新挑選一批炮兵,來軍營學習如何使用野戰炮等火器。
“末將曉得了。”
劉錡有些不情願。
……
十五日後。
高速公路開始動工,與此同時,匡子新率領兩百名炮兵,抵達益都郡。
“見過縣長!”
書房內,匡子新躬身問候。
“坐。”
韓楨招呼一聲,又吩咐侍女端來茶水。
待匡子新落座後,他問道:“水師操練的如何了?”
匡子新如實答道:“稟縣長,水師將士已初具戰力,只待神舟建成,剿匪實戰了。”
士兵不管操練的有多好,終歸是要見見血,搏過命,才算是一名合格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