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船要修理時,開進船塢內,再將船塢內海水用水車排空,海船會漸漸落在木樑之上,方便匠人們維修。”
“不錯!”
韓楨點了點頭,心中感慨。
古人的智慧,當真不可小覷。
後世的船塢看似先進,其實原理與這會兒的船塢一樣。
韓楨問道:“船塢大概還要多久可以完工?”
黃耐答道:“這俺也說不準,主要看老天爺賞不賞臉,若暴雨天氣少些,能趕在七月末完工,反之則要到八月末。”
夏季的海邊,暴雨說來就來,有時一下就是好幾天,這是沒法子的事兒。
韓楨畫了個大餅:“待船塢建成之時,便是你當官之日。”
“多謝縣長,小的定當盡力。”
黃耐心頭狂喜,連忙躬身道謝。
韓楨微微一笑,叮囑道:“趕工的同時,也要保證質量。”
“俺省的!”
黃耐點了點頭,面色鄭重。
韓楨又問:“對了,如今的海船如何?”
黃耐答道:“海船種類繁多,不知縣長具體問的是哪一種?”
“最大的是哪一種?”
“那當屬神舟。”
說起造船,黃耐侃侃而談道:“神舟源自神宗皇帝年間,為出使高麗專門建造,船長三十二丈餘(98米),深六丈,闊五丈,可裝六千斛的貨物,兩舷縛有兩捆大竹,首尾備有遊碇,可在大風大浪之時穩固船體。”
98米長的海船,放在後世動輒兩三百米的巨輪面前,算不得甚麼。
但在這會兒,卻是當之無愧的神舟,能引得高麗國民爭相圍觀,驚歎不止。
由此可見,其他國家的造船水平有多差。
韓楨又問:“趙宋的水師戰船呢?”
黃耐如實答道:“趙宋水師所用戰船,皆為車船,長約十丈有餘,設有數對水輪,輕便快捷,靈活迅敏。但此船缺點也頗為明顯,只能在河湖以及近海使用,無法遠航,更無法抵抗風浪。”
所謂水輪,便是士兵用腳蹬驅動,比之船槳更便捷。
不過無法遠航的戰船,直接被韓楨放棄。
韓楨語氣期盼的問道:“神舟造價幾何?”
“約莫十萬貫!”
黃耐雖沒有造過神舟,但卻可以大致推算出來。
造船最大的支出,就是木料,至於人工之類的都是小錢。
韓楨吩咐道:“待船塢修好後,先造六艘神舟,不過需改制一番,三艘為商船,三艘做戰艦。商船自不必多說,你心裡應當有數,戰艦屆時會有水師的人與你商議。”
如今有了野戰炮,自然要裝載在戰艦上。
有火炮的戰艦和沒有火炮的戰艦,完全是兩個概念。
“小的領命!”
黃耐躬身應道。
眼見日頭西落,韓楨架馬離去。
一路來到沙灘邊,趙富金她們還在嬉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