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楨滿意地笑道:“餘卿果然沒讓朕失望!”
目前定下的銀幣種類分為兩貫、一貫、五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此外,往後使用銀幣,一貫就是一千文。
至於之前的銅錢照常用,各地銀行會開設銅錢換取銀幣業務。
民間商人想憑此牟利,用劣質銅錢甚至鐵錢換等價銀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此之前,朝堂上早就經過多次討論,拿出了一整套應對之法。
蘇昭德這個商務院院長,收集了如今民間市面上流通的各朝代銅錢、鐵錢以及鉛錢,結合各類銀幣的製造成本,制定了一套詳細嚴格的兌換規範。
至於銀幣推廣,還是老辦法,由上至下。
官員先用,其次是與朝廷有生意往來的商人,結算時一部分用銀幣支付。
任何事情,由上至下都更容易。
又與餘伯莊聊了幾句,韓楨轉身離去,那十枚頭批鑄造的銀幣,自然而然餘伯莊送給了他。
出了印鈔部,韓楨騎在馬上,迎著暖陽朝宮中走去。
“喏,賞你們的。”
韓楨掏出三枚銀幣,拋給劉昌以及護衛左右的歐陽登和張賀。
對於他們來說,兩貫錢算不得什麼,陛下平日裡出手大方,賞賜豐厚。
不過這畢竟是第一批鑄造的銀幣,除了有紀念意義之外,還十分新奇。
歐陽登把玩著銀幣,越看越喜歡,忽地說道:“陛下,這銀幣端的精美,況且又是銀子鑄造而成,若流入市面,恐怕會引得商人百姓囤積。”
這會白銀稀少,完全不夠用。
不但官員權貴缺,尋常百姓更缺,因為銀子除了是貴重貨幣之外,還能鍛造首飾等奢侈品。
誰家成親,不想給新娘弄一根銀釵呢?
誰家生孩子,不想給孩子打一副長命鎖?
國內人口太多,需求太大。
韓楨輕笑道:“無妨,有青錢打底,即便民間囤積也囤不了多少。”
幾年下來,商賈和官員們已經徹底適應了青錢。
方便、安全,而且便於藏匿。
銀幣如此精美,剛發行時,肯定會有不少人囤積,不過官員和商賈有了青錢,即便囤也不會囤多少,而尋常百姓則有心無力。
況且,今後每年都有上百萬斤的銀子從倭國運回國內,銀幣只會越來越多。
……
……
嘩嘩譁!
無邊無垠的大海上,迴盪著海浪聲。
三艘客船飄蕩在海面上。
烈日下,每艘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有的斷了詭杆,有的船艙破裂。
船上的船員們正緊鑼密鼓的修理著。
範恆穿著短打麻衣,站在甲板上,手持望眼鏡,不斷檢視著遠方海面。
臉頰之上,有一道血痕,手臂上也有多出淤青。
昨夜,他們遭遇了風暴。
風暴來的突然,且無比猛烈,十八條船,最終只剩下三艘,餘者皆在風暴中沉入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