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登聞鼓的確是好事一件,能讓深居皇宮的皇帝,知曉百姓冤屈。
可也有壞處,老百姓心裡沒數。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比如太宗年間,那個丟了豬的百姓。
站在皇帝大臣的角度來看,一頭豬丟了,也值得敲登聞鼓?
但站在百姓的視角,一頭豬可能就是全部家當,全家人就指著這頭豬賣了換錢買糧食,豬丟了,那自然就是天大的事兒了。
一番爭論後,劉宓給出了一個折中的法子:“陛下,臣覺得登聞鼓可繼續設,但額外增設一個部門,用以稽核前來敲鼓百姓之事,若非有冤屈或諫言,不予理會!”
吳敏皺眉道:“若有奸佞買通稽核官吏,又該如何?”
這時,趙鼎靈機一動,提議道:“不如讓督察院的官吏兼任,幾日一換。督察院俱都是剛正不阿,公正廉明的忠臣義士,如此一來,便可杜絕收買一事。”
“善!”
“趙尚書言之有理。”
“臣附議!”
文武官員難得團結一次。
之所以如此,主要就是藉著這個由頭,狠狠惡心一下督察院。
東京城和旁的地方百姓不同,膽子那是潑天的大,只要登聞鼓一設,不管有事沒事都會來敲兩錘子。
京城中可是有一百八十餘萬百姓啊!
到時候,整天面對市井坊間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沒病也能煩出病,夠督察院的人喝一壺了。
督察院畢竟是陛下手中的利劍,太過分的事情,這幫朝臣不敢幹。
可趁機噁心一下督察院的膽子,他們還是有的。
他們的小心思自然瞞不過韓楨,不過讓他們出口氣也好,否則一直憋著,容易出事。
念及此處,韓楨看向陳東:“陳卿意下如何?”
陳東起身道:“微臣並無異議。”
“既如此,即日起便增設聞鼓司,負責審查敲鼓百姓,人手輪換方面,陳卿自行安排。”
韓楨吩咐一句後,又問道:“可還有愛卿有奏?”
“臣有本要奏。”
何慄站起身,面色肅然。
“何事?”
何慄正色道:“陛下幾個月前,頒佈的禁止人口買賣,乃利國利民之策。但微臣實施起來,卻發現困難重重。”
聞言,韓楨微微皺起眉頭:“有人膽敢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