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由黃銅鑄造的攻城炮,少說也有五六千斤,加上損耗和人工成本,不下五千貫。
明清乃至西方早期的大炮,都是銅鑄的,後來才漸漸被鋼鐵取代。
並不是說,鋼鐵大炮強度比銅炮高,而是銅炮的成本太他孃的高了,東西方被逼得沒法子了,只能不斷變革技術,最後用鐵炮取代了銅炮。
一門生鐵鑄炮,成本撐死了五百貫,是銅炮的十分之一。
但問題是,戰事將起,他不可能等軍工所慢慢研究,所以只能先用黃銅鑄造一百門應應急。
好在青錢在齊國漸漸開始流行,不再侷限於富商權貴,許多平頭百姓,也紛紛開始接受青錢,因此對銅錢的需求量沒那麼大。
最近,銀行上奏摺子,提議印發一、二、三貫面額的青錢。
不過被韓楨一口否決了,青錢的成本太高,哪怕印刷數量上去了,攤薄了成本,依舊高達五十文一張,印小額青錢太虧了,他有其他打算。
袁工匠拱手應道:“微臣領命!”
韓楨叮囑道:“五百門野戰炮也不要落下。”
野戰炮因只有一米長,所以鍛造起來很方便,不需要拼接,也就沒有氣密性差的問題。
袁工匠點點頭:“微臣曉得,前兩個月已經命軍工所下轄的工坊開始鍛造了,年底之前,定能交付五百門野戰炮。”
又交代了一些事宜後,韓楨率領親衛回到界首鎮。
在鎮中住了一晚,第二日快馬加鞭趕回歷城。
……
香車之上,趙福金掀開窗簾,饒有興趣地打量著水泥路,口中嘖嘖稱奇:“夫君呀,這路端的平整,馬車行在上面,比之飛道都快。”
如今,水泥路從即墨修到了歷城,形成一條主幹道。
有了水泥路後,大大方便了往來商客。
以往販貨從歷城到益都,最快也需五六日時間,而今只需三日便可抵達,足足快了一倍。
趙佶為了方便趙福金回宮,在皇城與公主府之間修了一條飛道。
飛道,僅聽名字,就曉得這條道路修的有多好。
但此刻,趙福金卻覺得飛道也不過如此。
趙富金解釋道:“姐姐,高速路乃是用水泥修建,自然不是其他路能比擬。”
“水泥?”
趙福金一愣。
“聽說是夫君麾下一位大匠發明,我也不甚懂,總之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趙富金其實也不太懂,只聽韓楨說過隻言片語。
“爹爹,姨姨說海里有會唱歌的鮫人,是真的麼?”
笙奴依偎在韓楨懷中,眨巴著大眼睛,奶聲奶氣地問道。
小傢伙自幼缺少父愛,自打進宮後,黏人的很。
韓楨溫聲道:“許是有,但爹爹沒見過。”
“姨姨還說海邊有許多漂亮貝殼。”
“對。”
“哇,我要多撿一些,帶回去給荷月妹妹。”
說話間,馬車轉了個彎,朝著路邊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