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韓楨微微一笑。
出了冶鐵作坊後,在袁工匠的帶領下,他又先後參觀了軍械、甲冑、火炮等工坊。
當來到最後一處工坊時,袁工匠趕忙攔住他:“陛下,您不能進。”
“為何?”
韓楨好奇道。
袁工匠解釋道:“這間工坊乃是負責研究石油,前兩日匠人們從石油中提取了一種黃油,極其危險,一旦點燃,火勢迅猛無比,且若存放在罐中點燃,還會爆開,威力比之火藥也不遑多讓。”
石油,並非後世創造的詞彙,早就宋時就有了。
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均有詳細記載:【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
鄜、延二洲,就是陝北地區,此地確實盛產石油,儲量極其驚人。
宋人不但知道石油,並且具備了相對成熟的開鑿工藝,對石油熟練運用,從中提煉出石蠟、瀝青等。
石油更多的,則是被用於軍事之中。
趙宋將作監,甚至為其專門發明了一種武器,喚作猛火油櫃。
根據《武經總要》記載:猛火油櫃,以熟銅為櫃,下施四足,上列四捲筒,捲筒上橫施一巨筒,皆與櫃中相通。橫筒首尾大,細尾開小竅,大如黍粒,首為圓口,徑寸半。櫃傍開一竅,捲筒為口,口有蓋,為注油處。
將作監的大匠巧妙利用風箱的原理,製作出了以液壓油缸作為主體機構組成的火焰泵,士兵用力抽動風箱,猛火油便能從銅管中噴湧而出,以明火點燃,便能形成一條條火龍。
那為何如今漸漸消聲匿跡了呢?
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沒錢。
錢都被宋徽宗拿去享樂蓋宮殿了,哪還有錢當軍費。
韓楨起事之前,趙宋軍中絕大多數軍械,都還是神宗、哲宗年間的存貨。
“汽油?”
韓楨雙眼一亮,面露驚喜。
袁工匠一愣:“陛下認得?”
“嗯。”
韓楨點點頭,沒有過多解釋。
從袁工匠的描述來看,所謂的黃油應該是汽油無疑了。
黃色,火勢迅猛,且密封環境下會爆炸,又是從石油中提煉而出,不是汽油還能是甚麼?
汽油提取並不難,就跟提煉蒸餾酒沒甚麼區別,但卻十分危險。
高壓高溫的環境下,稍不留神,就會引發爆炸。
這也是為何,袁工匠死命攔住韓楨,不讓他進去的原因。
聞言,袁工匠敬佩道:“陛下知識淵博,見識廣闊,微臣佩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