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圍觀百姓神色怪異。
秦三兒哪能不曉得他們的心思,笑罵道:“伱們懂個甚,俺這叫激流勇退,張良曉得麼,二郎爺爺往後只會念著俺的好。”
鄭五哈哈大笑:“你退個屁,人家張良當了好些年的侯爺哩。”
“不跟你們扯這些,你們不懂。”
秦三兒擺擺手,問道:“窩棚咋的拆了?”
鄭五解釋道:“二郎爺爺在原先軍營處,給鄉親們蓋了新房,聽說年底就能搬進新家,這塊往後就是蹴鞠場了。”
秦三兒笑道:“還得是二郎爺爺念著咱們。”
“那是!”
這話引得一眾百姓點頭附和。
秦母遙遙看向工地,神色複雜道:“住了十幾年,忽然拆了,心裡總覺得有些不得勁。”
秦三兒安慰道:“阿孃這是甚麼話,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咱們去看看湯餅攤。”
“好。”
聽到要去看湯餅攤,秦母忙不迭的點頭,眼中滿是期盼。
鄭五問道:“秦三兒,俺們能去看看不?”
“去唄。”
秦三兒大手一揮。
聞言,鄭五等人紛紛跟在馬車後方,朝著保神觀走去。
作為東京城的百姓,官家賜金銀,賜府邸,他們都見過,但賜湯餅攤還是頭一回兒見。
他們也都想看看,官家賜下的攤餅攤到底是個甚麼樣。
一群人跟在馬車後方,浩浩蕩蕩的趕往城南。
原先的保神觀並不大,只是一座小廟,畢竟是蜀中灌江口的小神祇,雖然當年鬧的沸沸揚揚,可並未引起趙佶的重視。
否則,也不會讓幾個潑皮去納土。
如今重建後,規模擴大了一倍不止,裝飾也更為精美,處處透著莊重大氣。
“喲,保神觀修的真好。”
看著嶄新的保神觀,秦三兒格外滿意,如今他是廟祝了,神觀修的越好,他也越有面兒。
四下看了看,秦三兒問道:“二郎爺爺賞賜的湯餅攤兒呢?”
“秦郎君,在那呢。”
趕車的侍衛指了指街對面。
與保神觀一街之隔,一座三層高樓矗立。
高樓飛簷斗拱,雕樑畫棟,比之七十二家正店酒樓都不遑多讓。
嘶!
順著侍衛手指的方向看去,秦三兒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這是湯餅攤?”
先前還笑話秦三兒傻的百姓們,這會兒也面露震驚。
保神觀的地段不算偏,在御街的東面,距離東瓦市子,只隔著三條街,這麼大的一間樓,起碼值十多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