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不知死活!
……
寶船之上,燈火通明。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基本盤和制度不同。
三樓主臥之中,韓楨盤腿坐在軟榻上,正與江素衣三女打葉子牌。
七月十三。
若是商議不妥,那就開打。
制度,則是補官晉升制度。
狗皇帝侮辱誰呢?
換個脾氣犟的,指不定回去後就開始寫詩了。
夜幕下。
正是這股力量,造成了皇權不下鄉的局面。
屆時,韓楨只需發一條政令,下鄉補官優先考慮晉升,跑到鄉村任職的補官能擠破頭。
即便有人報了官,捕快前來調查時,整個村子的人也會包庇兇手。
船上枯燥,只能頑些牌來打發時間。
江素衣就是典型的又菜又愛頑,每個月內帑府發的月錢,大半都輸在了頑葉子牌上,以至於時常找韓楨接濟。
莫看趙富金年紀小,但到底是帝姬,對皇宮規矩無比熟悉,將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
而嬪妃們,並非可以無節制的花錢,每個月都有固定月錢,相當於官員的俸祿,賞賜另算。
畢竟,嬪妃也是有品級的,算是一種另類的官員。
根據《宋史食貨志》,神宗時期,妃子的月俸祿是八百緡,嬪的月俸祿則只有五百緡。
後宮之事,韓楨一般極少去管,趙富金也懶得改,繼續沿用了趙宋的規制。
也就是說,身為嬪的江素衣,每月只有五百貫俸祿,用完就沒了。
看似不少,宮中又管吃管住,可韓楨不怎麼約束她們,時常出宮遊玩,逛街自然是要花錢的。
況且,時不時還要打賞宮女太監,零零散散加在一起,五百貫還真不怎麼經花。
果不其然,待牌局散了後,江素衣湊到韓楨身邊,膩著嗓子道:“夫君,今夜奴侍寢好不好?”
話音剛落,傅清漪就不幹了,皺眉道:“昨日輪到伱,怎地今夜還要搶?”
江素衣撅著嘴道:“真小氣,那下回兒我讓給你不就成了。”
其實不光是趙富金想孩子想瘋了,這三個小丫頭也一樣。
真當她們一團和氣,沒點小心思呢?
如今,韓楨膝下只有小荷月一個女兒,還沒個帶把的,誰先拔得頭籌,就能搶佔先機。
常言道,母憑子貴,在皇家更是如此。
縱然兒子無法爭一爭那個皇子,起碼以後能落得個保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嬪妃晚年生活是很悽慘的。
隨著皇帝賓天,新皇登基,除了皇后之外,其餘嬪妃的地位就會變得極為尷尬。
宮中太監宮女們,也會巴結新主子,對她們愛答不理。
這個時候,兒子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養兒防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