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湯餅被端上了桌。
趙桓拿起勺子,嚐了口湯,挑眉道:“湯裡放了海錯?”
“趙官人見多識廣!”
攤主翹起大拇指。
儘管早在兩年前,韓楨就已經開始大力推廣海錯生意,可起初的受眾還都是有錢人。
畢竟,貧苦百姓有口吃的就不錯了。
而今,當街頭巷角的小攤小販,都開始使用海錯做生意,就說明益都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並且海錯生意也漸漸正式鋪開,走進尋常百姓的家中。
這時,隔壁一桌的食客說道:“最近郡城周邊不太平。”
有人詫異道:“怎地,又有匪寇?”
先前的食客搖搖頭:“倒不是匪寇,如今山中都沒了人,哪來的匪寇,而是虎狼。前陣子俺送貨去臨淄,途中遇上一群大蟲,堂而皇之的官道上路過,差點沒把俺嚇死。”
聞言,另一桌的食客答道:“俺曉得是怎麼回事,農學院那幫官兒,在山上養兔子,結果不少兔子都跑了,那東西極其能生,據說一年能生七八窩,一窩七八個崽,沒多久漫山遍野都是,還跑去村裡啃食莊稼。兔子多了,虎狼這等猛獸,自然也就多了。”
“聽說官府正在募集獵人,組建捕虎隊,捕一隻大蟲,賞錢五十貫。”
“賞錢這般多?俺也想去試試。”
“你?怕不是捕虎,而是喂虎。”
“哈哈哈。”
趙桓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農學院養兔子的事兒,在益都不算甚麼新鮮事兒。
他買過一隻,看著挺大,可實際剝皮之後,壓根沒幾兩肉,而且味道一般般,肉質柴的很,還有股腥味,遠不如雞鴨肉羊。不過勝在價格便宜,十幾文錢一隻,連皮帶肉,貧苦百姓偶爾也能買一隻解解饞兒。
“賣報啦,賣報啦!今日大事件,偽宋太上皇趙佶被俘,不日將押解進京!”
一名孩童挎著布包,一邊小跑,口中一邊大聲吆喝。
趙桓心中一凜,趕忙招呼道:“來一份報。”
“大官人,您要哪刊報?”
“三刊都來一份。”
“誠惠三十八文。”
付完錢,接過三刊報紙,趙桓迫不及待的抽出《青州早報》。
果然,首頁最醒目的位置就是趙佶被俘之事。
待看完之後,趙桓嘴角揚起一抹冷笑:“你也有今天,報應啊!”
他對自己這個父皇,可是一點同情都沒有。
一想到父皇強行禪位給自己,然後帶著三弟趙楷逃往南方,就恨得牙癢癢。
這他娘是人能幹出的事兒?
眼下得知父皇被俘,趙桓心裡別提多暢快,就連胃口都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