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韓楨的到來,數萬將士的目光,齊刷刷看向韓楨。
徑直來到高臺之上,韓楨沒有絲毫廢話,開門見山道:“西軍將士鎮守邊陲,勞苦功高,朕此番前來,就是為了犒勞諸位將士。”
說罷,他大手一揮。
下一刻,一輛輛滿載銅錢的車牛被運到校場。
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黃燦燦的銅錢來的實在。
一瞬間,西軍將士們的眼睛直勾勾盯著牛車上的銅錢。
“發錢!”
韓楨不墨跡,當即下令發錢。
普通士兵一人五百文,雖不算多,但也足夠讓西軍將士們開心好一陣子了。
將校們則多一些,按照官職品級,從幾貫到上千貫不等。
韓楨自然沒帶那麼多銅錢,所以五貫以上就用青錢發。
“都頭,這紙片片能當錢用麼?”
看著手中薄薄一張青錢,一名小校面露疑惑。
這紙片精美是精美,油墨還能變色,可不管怎樣,到底是紙片啊,哪有黃燦燦、沉甸甸的銅錢揣在懷裡來的實在?
李彥仙說道:“你懂個甚,這叫青錢,比銅錢還受歡迎哩。俺上次與城東的王員外吃酒時,曾聽他說過,開封府如今都在用青錢。”
他本名李孝忠,去歲年初,得知金人南下,為報家國,便募兵三千進京勤王,朝廷得知後補授承節郎。
結果走到半途,聽聞李綱得到重用,負責守城,於是李孝忠上書彈劾其不知兵,將要誤國。
沒成想朝廷卻要拿他下獄,無奈之下,李孝忠只得逃回西北,改名李彥仙。
不過縱然如此,也不改保家衛國的赤誠之心,主動參軍,憑藉其出色的能力,很快便升任都頭。
小校撇嘴道:“都頭說笑了,開封距咱們這上千裡,有甚用?”
聞言,李彥仙反駁道:“誰說沒用?五貫的青錢,拿去城中典當鋪,能換五貫零一百文的銅錢。”
那小校面色一喜:“竟能多換一百文?”
李彥仙提醒道:“俺勸你莫要換,典當鋪豈是好相與的?銅錢好壞參差不齊,其中摻雜著鐵錢、鉛錢,說是五貫零一百文,實則反而會虧錢,坑你幾十上百文,都算典當鋪主家大發善心。”
這會兒的銅錢,確實一言難盡。
不同朝代,不同大小,不同重量的銅錢混雜在一起流通使用,此外還有大小鐵錢、鉛錢、刮口錢等等。
所謂刮口錢,就是將銅錢外沿颳去一圈。
每種銅錢,在不同地區的購買力,又截然不同,交易之時,賣家又要檢查銅錢成色,又要稱重,總之麻煩的很。
不懂其中門道的百姓,每回都會被坑,就連許多商人都深受其害。
正因如此,青錢才會這麼快贏得商人小販的喜愛。
“那俺不換了。”
小校說著,喜滋滋地將青錢揣進懷裡,旋即感嘆道:“當今官家就是比趙家大氣,以往俺們連飯都吃不飽,而今不但吃飽穿暖,月月發俸祿,還有賞錢拿哩。”
李彥仙點頭應道:“當今官家是有大氣魄的人,不但從金人手中奪回了燕雲十六州,而且過不了幾年,還要徹底滅掉金國,收復北地。”
“伱從何得知,朕要徹底滅掉金國,收復北地?”
就在這時,一道略顯驚訝的聲音,在二人耳畔響起。
李彥仙與那小校一驚,轉頭看去,發現陛下不知何時來到了自己身邊。
“末將見過陛下。”
兩人齊齊躬身行禮。
李彥仙悄悄瞥了眼韓楨,心中不由暗自驚歎,官家好盛的威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