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道一失,上京道也會隨之落入耶律大石的手中,中京道也不一定能保住,屆時金國只能偏居一隅,被迫縮在東京道。
完顏希尹勸道:“元帥還是去信一封,言明利害。”
“呵!”
完顏宗翰冷笑一聲:“你以為斡魯補是傻子?不,他甚麼都知道,也甚麼都清楚。他是怕了,去歲在南京道之時,就已經被韓楨打斷了脊樑,如今只想退回東北,當他的金國皇帝!”
“……”
完顏希尹一陣默然,心中無奈。
太祖阿骨打在世之時,金國上下被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
可太祖一死,便立刻開始爭權奪勢。
當今陛下也是個軟蛋,若能有太祖三分手段與威望,也不至於落地這樣的局面。
說白了,就是金國擴張太快了,一口吃撐了,來不及消化。
原時空裡,趙宋太廢,耶律大石被迫西遷,西夏又實力弱小,所以金國沒有任何壓力,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消化戰果,慢慢穩定國內局面。
但如今,有齊國這樣的大敵,金國的一系列弊病紛紛顯現。
韓楨雖然崛起也快,可他基本盤穩固啊。
外加中原王朝本身政治體系就成熟,只需稍加改制,剔除前朝弊病,就能短時間內穩定下來。
從先秦到趙宋,歷經這麼多朝代,政治體系和管理方式,豈是金國這個落後的奴隸制能比的?
完顏宗翰沉聲道:“齊軍火器火炮犀利,大同府是守不住了。”
“元帥是想撤離?”
完顏希尹一驚。
“眼下蕭慶與高慶裔暫且擋住了耶律大石,歸化州(張家口)也未失,可若是再拖下去,再想走就難了。”
哪怕心裡再不願,完顏宗翰也只能選擇撤離。
若是硬撐,憑藉麾下的八萬大軍以及城中十餘萬百姓,倒也能撐一兩個月,可意義呢?
完顏宗望擺明了不會派兵馳援,耶律大石又在後方攻城掠地,西夏這頭白眼狼說不定也會派兵,趁機咬上一口,堅守大同府完全沒有意義。
至於皇帝完顏吳乞買,縱然想救,也是有心無力。
麾下五萬兵馬,是他最後的底氣,輕易不會動。
完顏希尹很快也想通了這層關節,沉吟道:“元帥打算何時撤離?”
完顏宗翰吩咐道:“事不宜遲,就這幾日。蕭慶與高慶裔這些遼國降將,我信不過,戰敗的訊息傳到後方,說不定就會歸降耶律大石。”
自打耶律餘睹背刺後,他就不再信任契丹和漢兒。
將蕭慶與高慶裔調走,也是存了這個心思。
否則,這二人若是留在大同府,危急關頭再背刺自己一刀,後果不堪設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