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不辱命!”
一路回到軍營帥帳,馬擴將女真監軍的腦袋放在案桌上。
耶律大石雖不認得此人,但只看髮型,就知曉是女真人。
女真人與契丹人雖然都是禿瓢,卻又截然不同。
辮髮垂肩,與契丹分,乖金環,留顱後發,系以色絲。
耶律大石面色一喜,誇讚道:“馬兄之才,足以比肩班定遠、傅介子。”
馬擴謙虛道:“遼王過譽了,先賢之輝如皓月當空,某不過螢火之光罷了。”
“高慶裔人呢?”
耶律大石看了眼帳外,見帳外無人,不由面露疑惑。
馬擴不答反問:“遼王與高將軍是否有仇?”
回來的路上,他早就想好了對策。
聞言,耶律大石一愣,思索了片刻,微微搖頭:“本王與高慶裔並不相熟,只是以往同朝為官,見過幾次而已,要說仇怨,應當是沒有。”
“那就奇怪了。”
馬擴微微皺起眉頭,說道:“方才交談之際,高將軍話裡話外都對遼王極為不滿,似有仇怨,不願歸順遼王。我只得搬出陛下,高將軍才肯歸降我大齊。”
歸降大齊?
耶律大石心中一凜,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一眼馬擴。
只是馬擴演技極好,面上看不出端倪。
壓下心頭疑慮,耶律大石輕笑道:“無妨,你我兩家乃是盟友,高慶裔歸降哪一家都一樣。”
他對高慶裔還是很在意的,此人有勇有謀,乃是一員悍將,麾下遼軍也俱都是百戰老兵。
不過眼下歸降了齊國,只能暫且擱置,待往後再行拉攏。
畢竟,還得仰仗齊國幫忙打下臨潢府,沒必要為了一個高慶裔與齊國翻臉。
出了帥帳,馬擴回到營帳之內,寫了份奏摺,交由斥候營快馬加鞭送往大同府。
……
……
大同府。
如酥油般的春雨,不斷從天空飄落。
距離城外一里之處,民夫們正緊鑼密鼓的搭建雨棚。
釘上木樁,蓋上牛皮布,一個簡易雨棚便搭建完畢。
這些雨棚,並非是給韓楨用的,而是用來安置攻城炮。
不消片刻,一排雨棚矗立在春雨之中。
一門門黃銅澆築的攻城炮,被推進雨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