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張和領著一千青州軍老兵出發了。
孫家鎮距離臨淄足有一百多里路,便是急行軍趕路,最少也需三日才能達到。
五日內拿下,是個不小的考驗,所以張和才會如此急迫。
好在孫家鎮守軍不多,只有六百官軍駐守,歸巡檢使統御。
巡檢是一個特殊的職務,介於府縣的捕快與軍隊之間,一般設立在各個山川河流的隘口。
平日裡,負責鎮守關隘,盤查過路商戶,時不時會協助郡縣抓捕流寇、剿匪。
巡檢使與縣尉一樣,都是九品末流的武官。
對於張和能否拿下孫家鎮,韓楨絲毫不擔心。
如今敵明我暗,又掌控了郡城的一眾官吏,有一千種兵不血刃拿下孫家鎮的辦法。
一個小小的九品巡檢使,還不是隨便糊弄。
實在不行,還能靠武力強行攻下。
處理完軍中事宜後,韓楨騎上戰馬,踩著落日餘暉回到郡城中。
沿著街道,一路來到內城府衙。
在堂案後方坐下,韓楨接過胥吏遞來的熱茶,命人喚來了趙霆。
“考卷可改好了?”
官員雖已提前內定,但該走的程式還是要走。
況且,往後便真的用鎖廳試選賢任能了,這一次就當積攢經驗。
趙霆躬身道:“稟縣長,下官連同其他同僚,昨夜已將考卷改好。”
韓楨又問:“定下的官員考的如何?”
趙霆答道:“此六位同僚,俱在前十甲之列。”
“不錯!”
韓楨微微一眼,吩咐道:“將前十甲的考卷呈上來。”
這一次鎖廳試的考卷,與宋朝的科舉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就以進士科為例,考生需做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
詩的佔比很重,此外時政策論也多是講究聲韻平仄,突顯文采。
而此次鎖廳試的考卷,只有五道時政策論,且每一道策論的問題都尖銳而清晰,並非進士科那種模糊不清的概念。
不要求聲韻,以實務為主。
簡而言之,別給我整些花裡胡哨的東西糊弄人,我要看到實際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如此別開生面的考卷,讓那些自詡文采出眾,熟讀四書五經的參考胥吏叫苦不迭。
反而那些文采沒那麼好,但講究實幹的胥吏欣喜若狂。
當然了,文采也很重要,但那是往後的事兒了。
接過趙霆遞來的考卷,韓楨從中抽出預定官員的考卷,仔細檢視。
僅看考卷,這些胥吏給他的感覺是,手段有,但稍顯稚嫩,不夠老辣。
不過這些都是旁枝末節,畢竟經驗這東西,是需要時間歷練沉澱而來。
一連看完六份考卷,大堂外的天色已經開始泛黑。